市场中的22条法则 
1领袖法则(Law of Leadership)   拥有一件产品,并且占据市场中的领袖位置,要比说服他人“你有一个比目前市场上第一的产品还要好的产品”容易得多。众所周知,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第二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是谁呢? 类别法则(Law of Category)    未能第一个进入某类市场也不必沮丧,在该市场中创造出一个新类别市场,使得自己成为第一个就行了。IBM在计算机市场上占据第一的位置后,还有大量的公 司进入,但是,他们是在计算机市场中创建了一些新的类别,使得自己在新的市场上成为第一。比如,戴尔是在计算机市场上第一个使用电话销售方式的公司。

3[/url]感知法则(Law of Perception)    许多人认为,最优质的产品最终会赢得市场的胜利,但这仅仅是一个幻想。没有最优的产品,优劣与否是相对的。可口可乐公司曾经做了一项20万人的调查,对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New Coke进行品尝。结果可口可乐排名第三。但是可口可乐始终在市场上是第一品牌。因为人们相信他们希望相信的事情,人们喝他们希望喝的饮料。市场是感知的 战争,而不是产品的战争。

4[/url]头脑法则(Law of Mind)    赢得人心比赢得市场更重要。早期,五大个人电脑品牌依次是:Apple II、Commodore Pet、IMSAI 8080、MITS Altair 8800和Radio Shack TRS-80。显而易见,Apple II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记忆的。由此可见,在人们头脑中占据第一,比在市场中成为第一要有效得多。

5[/url]焦点法则(Law of Focus)   如果能使代表自己公司的一个词汇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中,那么这个公司就可能非常成功。比如:宝马——驾驶 ;沃尔沃——安全。公司通过将自己的业务或者特点浓缩成一个词汇,这个词汇就成为了焦点。一旦某个词汇在人们的头脑中扎根,要改变它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6[/url]排他法则(Law of Exclusivity)    当你的竞争对手已经“拥有”某个词汇时,企图再把同一词汇作为自己的“焦点”是徒劳的。若干年前,市场研究表明:对于快餐业来说,最重要的特性是 “快”,所以汉堡王决定以“更快”为“焦点”发展自己的事业。但是市场研究中没有说明:“快”这个词汇已经属于麦当劳了。结果,汉堡王的努力几乎成了一场 灾难。

7[/url]阶梯法则(Law of Ladder)    不能在市场上占据第一,并不意味着最终的失败。因为人们做出购买决定时,头脑中总有一个产品次序。如果产品X、Y、Z分别对应同一类型市场的第一、第二 和第三的话,那么X、Y、Z对应的市场占有率通常在421左右。企业在开始一个市场计划之前,应首先问自己:在人们的心目中,我们到底处在哪一个梯级 上,抑或根本不在这个市场梯级上。然后再确认市场计划与企业在该市场上所处的梯级相适应。

[/url]8二元法则(Law of Duality)   一个新的市场类别出现时,对应的阶梯上可能有很多梯级。但从长远来看,最终该阶梯上将只有两个梯级。在胶卷市场是柯达和富士;在汽车租赁市场是Hertz和Avis。

[/url]9对立法则(Law of Opposite)   有太多的NO.2希望能晋身为NO.1,这是不对的,他们应该将自己定位成与NO.1不同的东西,并努力成为NO.1的替代品。换句话说,如果你想与市场上的领袖品牌抗衡,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到领袖的优势和弱势,并将其弱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url]10 细分法则(Law of Division)   正如培养基中的变形虫能够分裂一样,整个市场可以被看作一个不断扩张的不同类型市场的海洋。很多人认为市场的长远趋势是合并,而不是细分,这是错误的。

[/url]11 远景法则(Law of Perspective)    短期内,降价销售能够提高销售额,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降价销售从长远看会降低公司的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因为它告诉人们:只有降价销售时达成的交 易才是合适的。当降价停止时,人们就会避而远之。市场不是业余者的游戏。当你因为短期效应而兴奋时,长期效应的阴影却正在逐渐扩散。

[/url]12扩张法则(Law of Line Extension)   就像一个书橱或者衣箱,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它塞满一样,当一个公司试图向所有顾客提供所有可能的商品时,它就会逐渐陷入困境。 多即是少,产品线越长,赚取的钱就越少;少即是多,如果一个公司希望长久地发展,那就应该集中于少数产品之上,以便稳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url]13 舍弃法则(Law of Sacrifice)   如果你希望获得成功,必须学会舍弃一些东西,使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能够成为“领袖”的产品上。 对企业来说,有三种东西可以舍弃: 第一个可以舍弃的是产品线。对于一个公司而言,拥有全部的产品线是非常奢侈的想法。   第二个可以舍弃的是目标市场。由于可口可乐是领袖品牌,所以百事可乐舍弃了除年轻人之外的其他市场,将自己定位为年轻人的可乐。   第三个可以舍弃的是“应激反应”,因为你是不可能回应所有的市场变化而做出变化的。   事实证明,幸运和机会只会落在那些懂得舍弃的人身上。

[/url]14特征法则(Law of Attributes)   对于产品来说,某些特征可能较其他的特征来说更为重要,人们在决定购买时,会更看重这些特征。因此,企业应该尽可能地去拥有这类最重要的特征。 Gillette几乎主宰了世界的剃刀市场。当一家小公司生产出“可随意使用” 的剃刀时,Gillette没有忽视它,而是生产了自己的可随意使用剃刀,起名叫Good News。通过大规模的市场宣传,Gillette赢得了这场竞争的胜利。

[/url]15坦诚法则(Law of Candor)    这个法则实际只是证明一句古话:诚实是最好的策略。Scope曾经凭一种味道比较好的漱口水进入由Listerine主导的市场。面对挑战, Listerine不但承认自己的漱口水味道差,还承认人们实际上非常讨厌这个味道。但这恰恰树立了Listerine漱口水的杀菌概念。人们相信,像 Listerine这样的漱口水必然能杀死更多的细菌,结果Listerine终于赢得了更大的市场。

[/url]16一击法则(Law of Singularity)   你的竞争对手往往有一个最薄弱的地方,你的最大任务就是集中优势力量对准这个软肋,发出致命一击。

[/url]17不可预见法则(Law of Unpredictability)   没有人能准确地预见未来,市场计划也不能。从多数情况来看,市场研究只能很好地分析过去,新的思想和概念则几乎是不可能通过分析得到的。

[/url]18成功法则(Law of Success)   自负是成功的最大敌人,客观才是市场所需要的东西。当一个产品成功后,公司往往会认为品牌是该产品成功的关键原因。而事实上,并不是品牌使产品获得成功,成功源于正确、适当的市场策略。   明智的市场人员会将自己与客户联系在一起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在市场环境之上。一般情况下,公司越大,管理层就越容易远离市场一线,这可能是限制公司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url]19失败法则(Law of Failure)   承认错误但不改正它是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断地重复某些错误。正像沃尔玛首席执行官在《商业周刊》中所说的:“我们应该处罚的是那些重复犯同样错误的人。”

[/url]20过度宣传法则(Law of Hype)   发展顺利时,一个公司是不需要过分的宣传的。过度的宣传往往不是预示着某一产品将获得成功,而是宣告现存的产品已经过时。

[/url]21跟进法则(Law of Acceleration)   潮流和趋势是不同的概念。潮流就像大海中的波涛,壮观但来去匆匆,伴有许多的泡沫;而趋势像是潮汐,潜移默化,实实在在,却力量惊人。 企业常常将潮流当成趋势,结果导致严重的失败。 www.6park.com

22资源法则(Law of Resources)   如果没有资金,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创意也毫无用处。市场是在人们头脑中进行的竞争游戏。你需要资金使你的想法进入人们的头脑,你还需要资金使你的想法根植在人们的头脑中。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利用你的想法获得资金,而不是纯粹地凭借市场的帮助。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2978 )
爱情心理学定义 
在心理学的眼中主要对爱情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社会心理学范畴,有关爱情的理论;另一个是人格心理学范畴。谈到个人生命成长的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在发展心理学也会提到,这里归为人格心理学,是因为更重视「人格」所蕴含的稳定、不变的意涵,也就是强调个人生命线持久、稳定的方向,而较不着重在强调这理论的普遍性发展过程。而在这里我们先介绍在“社会心理学家眼中如何去定义什麽是爱情。 爱情态度理论 Lee的爱情观类型理论 (Love Styles) 爱情成份理论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爱情关系的依附风格理论 (Attachment) Murstein 理论 (Love Phases) Rusbult的投资模式   
     爱情态度理论      Rubin(1970)开始将爱情定义成对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之後,使得爱情得以并入人际吸引之社会心理学主流内,并能使用一般测量方法研究爱情。      他假设爱情是可以被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他从文艺着作、普通常识及人际吸引之文献资料中,寻找拟定叙述感情的题目,经过项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验而建立爱情量表(love scale)和喜欢量表(liking scale),他发现爱情与喜欢有质的差别,而其爱情量表中包含叁种成份∶   1.亲和和依赖需求。   2.欲帮助对方的倾向   3.排他性与独占性。      
     Lee的爱情观类型理论 (Love Styles)      加拿大社会学家John Alan Lee(1973)经由文献收集及调查访谈两阶段的研究,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形态∶ 情欲之爱(eros)、游戏之爱(ludus)、友谊之爱(storge)、依附之爱(mania)、现实之爱(pragama)及利他之爱(agape)。   所谓的“情欲之爱”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并且是罗曼蒂克、激情的爱情;   游戏之爱:视爱情视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并不会将真实的情感投入,常更换对象,且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友谊之爱:是指如青梅竹马般的感情,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稳定的爱   依附之爱: 对於情感的需求非常大      现实之爱: 则是会考虑对方的现实条件,以期让自己的酬赏增加且减少付出的成本的爱情;   利他之爱:则带着一种牺牲、奉献的态度,追求爱情且不求对方回报。      承接Rubin将爱情视为态度的方向,有些研究者编制爱情态度量表来验证Lee的爱情类型理论,研究结果发现的确有六个向度,因此验证了Lee的理论。此量表有六个分量表,分别代表不同的爱情类型,每个分量表各有七题,总共有四十二题,采五点量表的反应方式回答对各陈述句的同意程度。日後,大多研究都以此量表为测量工具,也受到多位学者的认可。     
     爱情成份理论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除了上述Rubin发展的爱情量表中将爱情成份分成叁类之外,Sternberg(1986)爱情叁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目前最重要且令人熟知的理论。他认为爱情包括叁种成份: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及 承诺(commitment) 。   所谓的亲密是指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於爱情的情感成份;   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的动机驱力,属於爱情的动机成份;   而承诺则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份,短期的部份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份是指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於爱情的认知成份。      随着认识的时间增加及相处方式的改变,上述的叁种成份将有所改变,爱情的叁角形会因其中所组成元素的增减,其形状与大小也会跟着改变。叁角形的面积代表爱情的质与量,面积愈大,据Sternberg( 1986 )的说法:「叁角形越大,爱情就越丰富。」      Sternberg(1986)进一步提出:在叁种成份下有八种不同的爱情关系组合,其分别为:   1.喜欢∶只包括亲密部份;   2.迷恋∶只存在激情成份;   3.空爱∶只有承诺的成份;   4.浪漫之爱∶结合了亲密与激情;   5.友谊之爱∶包括亲密和承诺;   6.愚爱∶激情加上承诺;   7.无爱∶叁种成份俱无;   8.完整的爱∶叁种成份其急於一个关系当中。   
     爱情关系的依附风格理论 (Attachment Theory)      此类的研究取向也不脱将爱情分类,但多了将爱情关系与依附关系做了一个连结,这些研究(认为个体婴儿时期人建立的依附关系会使个体形成一个持久且稳定的人格特质,这项特质对个体在与异性 建立亲密关系时自然流露出来。他们认为小时的人际亲密关系的型态对後来的爱情互动型态可能有因果的关系存在。以下介绍两种爱情依附风格理论。      (一)叁类型的依附风格理论   Hazan和Shaver(1987)将成人的爱情关系视为一种依附的过程,即伴侣间建立爱情连结的过程,就如婴幼儿在幼年时期与双亲建立依附性情感连结的过程一般,他们根据Bowlby (【1969】,引自Hazan&Shaver,1987)的依附理论和Ainsworth等的叁种婴幼儿倾向,提出爱情关系的叁种「依附风格」:      * 「安全依附(secure style)」:与伴侣的关系良好、稳定,能彼此信任、互相支持。      * 「逃避依附(avoidant style)」:与会害怕且逃避与伴侣的亲密。      *「焦虑〖矛盾依附(anxious (ambivalent style)」∶时常具有情绪不稳、极端反应的现象,善於忌妒且希望跟伴侣的关系是互惠的。      在Hazan和Shaver(1987)的研究中发现,叁种不同爱情依附风格在成人中所占比例(安全依附约占56%,逃避依附约占25%,而焦虑〖矛盾依附约占19%),与婴儿依附类型的调查比例相当接近,而且成人受试者的爱情依附风格,可以从他们对其与父母关系的主观知觉来加以预测;因此他们认为成人的爱情依附风格,可能是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发展的一种人际关系取向 。      (二)四类型的依附风格理论   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以上述爱情依附风格理论的概念为基础,发展出一种四类型的爱情依附风格理论,他们以「正向或负向的自我意像」和「正向或负向的他人意像」两个不同的向度来分析,得到四种类型的爱情依附风格:      * 安全依附:由正向自我意像和正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 焦虑依附:由负向自我意像和正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 排除依附:由正向自我意像和负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 逃避依附:由负向自我意像和负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Murstein理论 (Love Phases)      这个理论与下一个要介绍的理论一样,主要是探讨亲密关系如何发展,两者的差别是前者属於阶段论,後者则属於社会交换论。首先先介绍Murstein(1987)所提出的SVR理论,他认为亲密关系的发展,依双方接触的次数多寡来看,可分为「刺激(stimulus)」、「价值 (value)」、和「角色(role)」叁阶段。      * 刺激阶段:通常双方第一次的接触即属於刺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双方彼此间互相吸引,主要建立在外在条件上,例如被对方的外貌、或身材所吸引。      * 价值阶段:一般而言,双方大约第二次至第七次的接触,便属於价值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彼此情感上的依附,主要是建立在彼此价值观和信念上的相似。      * 角色阶段:通常双方大约第八次以後的接触,便开始属於角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彼此对对方的承诺,主要建立在个体是否能成功地扮演好在此关系中,对方对自己所要求的角色。      虽然Murstein认为亲密关系包含刺激、价值、和角色叁阶段,但其实在亲密关系的每个阶段中,这叁种因素对关系都有影响;只是在每个阶段中,各有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以整个关系发展历程来看,刺激因素依开始占较高的比重,之後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但是所增加的幅度很小,最後会趋於一个平稳的水准;至於价值因素虽然一开始时的比重较低,但关系发展至「价值阶段」的时候,这个因素的比重会迅速提高,不过在「角色阶段时,其比重也会趋於平稳,且最後平稳的水准所占的比重,也比稳定後刺激因素所占的比重高;同样的,角色因素一开始最低,到「角色阶段」则会超越其他两个因素,且随着关系的继续发展,其比重也会不断地往上提升。
      Rusbult的投资模式      以社会交换论的观点来看亲密关系的发展,认为亲密关系中的双方,在此关系中互相有所得失,并以一种理性且公平的评估方式,衡量自己在此关系中付出与收获,再以此评估为基准,决定其对关系的应对方式;在这类理论中,Rusbult(1980,1983)的投资模式是其中较重要的一种。      Rusbult(1980,1983)认为男女亲密关系中的承诺是由满意度 (satisfaction) 、替带性( alternatives)、及投资等因素共同决定。根据投资模式的预测,当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对关系有较高的满意度、知觉到较差的替代性品质、以及投资了较多或较重要的资源时,便会对此亲密关系做出较强的承诺,也就是较不易离开此关系。简单来看,可用一个方程式加以说明:      满意度-替代性+投资量=承诺   满意度: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对於他在此关系中所得到报酬及所付出的成本,会评估相互抵消後的实际结果;随着关系的长期发展,彼此的相互依赖性会随着提高,而开始将伴侣的结果和整个关系的结果也并入实际结果的计算,例如和伴侣一起分享他的成功或共同分担他的痛苦。此外,个体也会依据过去曾有的亲密关系及有关的经验(例如与家人和朋友所讨论、比较的结果),形成一个自己对目前关系所应得结果的预期水准。最後个体会将在关系中获得的实际结果,与此预期水准相比较,而产生对此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当实际结果愈好,预期水准愈低,则满意度愈高。      替代性:      「替代性」指的是对放弃此亲密关系的「可能结果」的好坏判断,「可能结果」包括发展另一段亲密关系、周旋在不同的约会对象间、或是选择保持没有任何亲密关系的单身状态等。个体对於此关系外可替代关系内伴侣的可能对象,其考虑的因素不只包括特定的喜欢对象,也包括不特定的对象,以及个体对自己能否离开此关系的能力的主观知觉与客观评估。此外,个体的内在倾向与价值观也会影响替代性的主观知觉:例如当个体觉得有自信、有价值、有高自尊、及有强烈的自主性需求时,通常会知觉自己有较佳的替代性品质,而较容易离开此亲密关系。      投资量:      「投资」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所投入或形成的资源。「投资」与报酬或成本最大的不同有两点:第一是「投资」通常不能独立地从关系中抽取出来,而报酬与成本可以;第二是当关系结束时「投资」无法回收,而会随着关系的结束一并消失。因此投资会增 加结束关系的成本,使个体较不愿也不易放弃此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增强了个体对此关系的承诺。      个体投资在亲密关系中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投入的资源,如时间的投入、情绪能量的释放、个人隐私的想法与幻想的揭露、以及为伴侣所作的牺牲等;另一类是间接投入的资源,如双方彼此的朋友、两人共同的回忆、以及此关系中所特有的活动或拥有 物等。此外,在长期亲密关系中所形成两人一体的认同感,长期相处下来所建立的默契与思想上的相似,以及彼此互补的一些记忆与讯息等,也是会随着关系结束即失去的投资。个体所投入的资源层面广、重要性愈高、数量愈多,则表示其投资量愈大;当个体在此关系的投资量愈大时,对此关系的承诺也愈强。 。      承诺:      此模式中所指的「承诺」,是指会使个体去设法维持这份关系、以及感觉依附在此关系中的倾向。因此承诺的定义包含两个部份:行为的意向与情感的依附。      当个体对一份亲密关系做出承诺後,不仅代表他想维持这份关系并依附关系下,也会促使个体做出种种有助於维持此关系的行为:例如与他人作一些适应性的社会比较,并选择性地加以解释,以便得到此关系是「很好」的知觉;对於对个体具有吸引力而易破坏现有关系的替代对象,尽量拒绝与其接触或相处的机会;采取有效的方式,处理有关忌妒与第叁者介入的问题;自愿为此关系作一些付出与牺牲;以及当伴侣做了某些糟糕或不合己意的事时,采取顺应而非报复的方式解决。   
      结束语:爱情的现像可以去理解、可以去解释、可以去研究、可以去......但爱情的美只能在感动中得以体会,那是一个充满了想象与超脱现实的生命经验。你永远没有办法去「理解」为什麽一个人可以那样的去爱另一个人,除非你也深深曾体会。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8546 )
降头术(解密) 
降头术简介 降头术类别 降头术解法16招
降头术简介   1. 降头术的概念。      所谓降头术,从步骤上看就在于“降”与“头”。“降”指施法的所用法术或药蛊手段;“头”指被施法的个体,并包含了对被施法个体的“个体联系把握” (如被施法者的生辰八字,五行命理,姓名,所在地点,常用物品,身体部分关联物如毛发指甲等)。降头术本质即是运用特制的蠹虫或蛊药做引子,使人无意间服下,对人体产生特殊药性或毒性从而达到害人或者控制一人的目的;或者运用灵界的力量如鬼魂,通过对个体被施法者的八字姓名及相关物品而构建信息,进而“模拟个体”,最后达到制服或者杀害被施法者的目的。      2. 降头术的分类。      降头术按照施法手段主要分成灵性相关或者非灵性相关(以药或者虫施法)。非灵性相关:蛊降(又分虫降和药降。虫降至运用特殊的或者特制的蠹虫实降;药降则如其名,用特制药物);非灵性相关实降必是对个体的直接物理接触性攻击,如个体误吃下了毒药或毒虫。灵性相关又可分为若干种:咒降(运用咒语或者符咒,利用五行及八卦原理或者驱邪请福对个体实降。与其他降头术不同的是,咒降是把两刃剑,可好可坏,可为人驱邪也可使人中邪。不过这种降术必然通过掌握人的八字,姓名和所在地点才能实施。);飞降(与虫降类似处就是都用蠹虫或者尸毒;不同的是虫降药降必须对受害人进行直接物理接触性的“种降”,也就是说受害人必须误吃毒蛊,而飞降可以在远距离对受害人进行直接攻击,这点和咒降一样。但是飞降同样依靠被实降个体的所在位置定位,而且运用飞降的人必然是精神力量修位很高的巫师:飞降法术仪式间,焚烧尸油和万千蠹虫时黑烟飞升期间,巫师在了解被降者当时的地点后,通过意念冥想和符咒的控制使黑烟飞袭被降者。不过距离有一定限制,且不能在阳光普照时进行,通常在黄昏和夜间。飞降派邪教正是运用“邪极”的原理,就是说集合万千毒物和尸油来聚合一种邪气和死气,这种邪气即是世界上最可怕最恶意“诅咒”。);灵降,是最可怕的!最黑暗的灵降,相当于对受害人下了“通缉令”。据个例子,西方黑魔法中最著名的希伯来招魂术,使中招者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恶魔的影响。灵降运用符咒,但是与咒降不同的是,灵降专门运用灵界的精神意识体,如鬼魂等。灵降之所以为最可怕的降头术,是因灵降者的灵学修为,驾驭野鬼的能力要比较高。东南亚国家中,以泰国和马来西亚为主,降头术最为猖獗。泰国有名的巫师精通养鬼术,养鬼就是泰国巫师进行灵降的基本特征之一……      降头术源于中国。蛊降药降源于中国云贵高原。云贵,少数民族所在地多潮湿,山区中亚热带气候,蜈蚣等较多,怪药生长。比如,毒品就适合在云南及再往南一点的泰国等地生长。事实上,毒品使人崩溃,它本身就是一种可怕的药降引子。符降与灵降等,也源于中国并与道家有关。所谓妖道妖道,正是道家古代“今生成仙”这一错误修炼思想的误导所致。道家中也有心术不正者,认为法术越高就越能成仙,于是大量的江湖道士运用了道家博大精深的道术原理而去炮制大量的与道家思想相悖的“实验”,养鬼,降头等术始生,逐渐误入邪门……      3. 降头术的原理      只要稍对周易或者对道家世界观有点研究的人,很容易理解降头术的施法原理。降头术的原理主要在于三点:药理的运用,精神的运用,和宏观联系的运用;其中,宏观联系就是降头术的核心。      无形的“联系”,太微妙,太不可把握,而又丝丝相扣将这个世界的人与万事万物相连。也许最能体现“联系”存在的就只有动物,尤其是狗。警犬,能够通过嗅了嫌疑犯的味道后不远千百里找出罪犯,难道,狗真是通过味道找出人的?决不可能!气味由于风,以及大气的运动,早就被卷得无影无踪,何况是千百里?气味根本不可能成固态凝固不动!那么,狗究竟是通过什么找到人的“联系”?又一例,狗类(非那种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本能的观赏狗类)被主人遗弃到千里之外,越山隔水,可是狗能够重新找回家,它依据什么找到家的联系?联系,无论多远,其实它很近;联系,宏观的联系,穿越距离,将事物定位。狗在嗅了人的气味后,就已经将某人“定位”,至于它是如何运用这种奇妙的联系找到人的,这不是我们的研究范围。联系无处不在……当一个远方的游子埋骨他乡的一瞬间,万里之外的母亲能够有强烈的而又难以名状的心里不安……所谓“第六感”,感觉,直觉,很多人都有,而且这个世上不少人的这一感觉很强烈也很准确。为什么?事实上,无形的 “联系”,是超越距离的。         最高境界的降头术,即是对个体联系影响的精确把握。如何将联系定位于个体的人?八字,姓名,所在地点,就勾画出个体定位轮廓,加上与个体身体有关的哪怕是细小的部分,毛发,指甲,以及有其强烈精神心理因素的常用物品,就直接建立了无形的联系桥梁!通过定位和联系,就能对个体产生可怕的影响……      万事万物处于宏观的联系之中。影响最突出的就是“趋势”。所谓趋势就是一个物品的象征意义,符号,伸展趋势(如棱角趋势等)。比如在床前放一个尖锐棱角物品直对人身,长此以往,被棱角伸展趋势所指的人体部位必生病变。在有形的世界,尖锐物并没有直接物理接触人体,而为什么就对人体有强烈的影响??秘密就在于,趋势。这种趋势不光是方向性的,更在于象征意义性!比如,古代邪教诅咒中最常见的就是依照一个人做出相应的“木偶”来象征和代替那人,从而诅咒。
降头术类别   降头术包括了「药降」和「飞降」两大类别。      南洋地区的土著女子,常常落降头对付欺骗她们感情的人,对方在离开前多答应不变心,或一段日子后必回来迎娶,在离去前几天,土著女郎会将某种药物落在食物中,混匀给对方吃,事后对方若反悔而爽约,降头药即令其全身腐化,溃烂而死,当然对方依约回来迎娶,土著女郎自会把解药给对方吃; 也有人利用这些降头药去控制一个人,使他听其摆布。      这种法术称为「药降」。      药降      类似我国苗疆一带所盛行的「放蛊」,将毒蛇、毒蜘蛛、蜈蚣、赖蛤蟆、毒蝎子五种最毒的虫类放进坛子里,任其自相咬食残杀,最后等都死了,腐烂干燥后,将坛中剩余物取出研磨成粉,是为「蛊」,将蛊放在负心情人的身上,使其得到罪有应得的报应。药降是学习降头术的法师的第一个步骤,当然每一门派所落降头之药不同,一定要该派的解药才能化解。      飞降      比「药降」更为高级的法术是为「飞降」,飞降共分十余种,包括「镜降」、「玻璃降」、「动物降」(分蛇、蝙蝠、蜈蚣等),其中最厉害的一种是「飞头降」。飞降只取你的生辰八字,或者身上任何一件衣物、鞋或手饰,降头师就可以在对象上施法;或者降头师跟你说句话,朝你笑一笑,送你一样东西,甚至请你喝一杯茶,一根烟,在无形之中就会中降。        例如施「玻璃降」,      先设法取得生辰八字,或者身上任何对象,取到后立即施法,初期被落降者与平常人无异,过了一阵子开始胃痛,痛极入院,经X光一照,整个胃部都是玻璃。以现代角度去解释,那似乎是降头师使用一种超能念力,将玻璃移入受害者体内,的确让人匪夷所思。      降头法术源起于东南亚一带国家之法术。降头种类繁多,大类可分为----      1.爱情降:中降者会莫名想念着对方,中降深者必定与对方难舍难分。      2.人缘降:能快速增广人缘,无论同性缘或是异性缘皆可,并有说服人心之用。(扩张业务、增加客源,魅力大)      3.金降:是增缘招财术的一种,不分职业皆可施行。(八大行业尤佳)      4.破开降:专门破开第三者、情敌、仇家之用降。      5.茅山草人降:可做男女催合、吊人回家、处罚恶人、押性难改等数十种做法。      6.大陆阴符降:此符乃是利用阴兵、煞神行事,以达到求术者本身之目的。      7.瓷瓮催缘降:是将受术者之八字或精神物用符布包至瓮中,法师备相关法物如:尸油、白烛、金针....等物,施法四十九日,受术者会因中降,而随之达到求术者之所求,又称捉魂控意术。      只供参考,请勿乱试,试者请自行考虑..   
降头术解法16招 降头术大家都知道是厉害的,请教降头师的破除及防御的方法,往往成为家传口授最普遍的常识,因此,住在南洋的人,多数有此常识,现在将它笔录于下: 1正行红运的人,〈降头术〉是不能冲犯或伤害他的,只有衰运的人,才能中术,邪就乘虚而入,因为邪不胜正的缘故。 , 2生肖大的人。十二生肖中大的如:牛、虎、龙、马乃大生肖,也不会被〈降头术〉所侵犯,除非他正在走死运。 3佩带佛牌,道教符像的,可防御〈降头术〉。 4中降头术的人,可渡七星洋返唐山,能避祛降头术。 5凡有人敬茶或咖啡,点心,但见热气腾腾,就要提防有无被暗中放入〈降头术〉,于接杯碗时,暗探其底部,如冰冷无热,便是有〈降头术〉在内的明证,不食,便可Ð 术。 6凡入人门,暗以鞋底在斗槛上连踏三下,可以Ð 术。 7凡有人敬茶,茶杯中于俯首探视时,如发现无倒影,则为茶中有〈降头术〉的明证,宜提防,不可入口。 8凡中〈降头术〉者,速导入产院,坐行半日,邪受污秽血气所冲,必逃遁,术必败。 9中〈降头术〉者,速以船载之过海,搬家别住,术不能渡海而自败退。 10〈降头术〉入屋时,必有冷风阵阵吹来,令人毛发悚然,打喷嚏,心里不安然而惧 11凡有降头师前来陷害对方,其人先感到心慌意乱,或有见奇的征兆。预防的方法:[甲]不食他的东西。[乙]不可接触他的身手。[丙]小心窥察他的举动,加以提防。 12凡中〈降头术〉的人,两眼神色呆滞,脸晦晕,举动失常,须速请降头师解褪。 13念心经佛咒可破降头术。[佛教徒] 14念道德经可破降头术。[道教徒] 15有人说:人们要避免〈降头术〉的侵害,只要提高警惕,〈降头术〉虽利害,也不会中术。 16当你心里有怀疑〈降头术〉作崇的话,别忘记暗自念道:[你有降头我有尾,降我不到,降返给你]那末!对方便无术可施了。 (太简单了吧!人家下的那么辛苦,就这么容易破解?)。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8599 )
中国与金融危机 
编者按   随着2006年的迫近,中国金融系统的封闭“防火墙”将面临被逐步拆除的命运。中国的经济体系必须直面被金融风暴袭击的危险。 其实危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存在的危机一无所知,更可怕的是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没有任何准备。---被金
诊断中国经济“高危区”   中国是世界上一个经济大尺度国家,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这种国情与特征,基本上可以排除在初始阶段爆发全国性全面危机的可能,这一点与东南亚和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是完全不同的特征。 中国在许多经济领域中都累积了大量的危机因素,而这些经济领域中都存在有一个或几个首先成为危机爆发引爆点的可能。 1国企产权改革及衍生问题   国企改革看似与金融危机相距较远,但实际上政府颁布的每项政策都会在金融系统内传递政策效应。由于国企产权改革产生诸多问题和系列衍生问题(国企改革造成的大量失业问题、各种企业债务的逃废、社会分配不公现象蔓延,老职工的社保欠账问题、国有企业产权被贱卖,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等等)已经到了积重难返而又不得不改革的地步。有迹象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国企管理部门颁布的政策将出现数量增多力度加大的趋势,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错误的政策,再通过系统内的链条传导,引发金融系统的债务危机,这是金融危机诱发的一个高风险领域。 2国商行呆坏账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呆坏账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呆坏账问题在呼喊了这么多年后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坏账的产生机制与源头并没有找到,反而出现了一系列本末倒置的处理方法,诸如银行系统与证券市场的关系直到今天我们国家都没有理顺,所以出现了当前的银行坏账明降实增的现象,而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些措施反而带来了大量新坏账问题。   实际上我们国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压缩银行坏账了,在坏账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来搞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一旦外资银行分流我国银行的储蓄存款,这些国有银行不再拥有稀释其不良资产的手段,坏账危机将全面爆发,就会出现金融危机。   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呆坏账问题非常严重,可能引发的问题也非常严重,但我们认为由于此问题关注度高,政府重视程度也高,所以不会是初期危机问题的爆发点,社会性银行挤兑等问题不会在初期出现,极可能会是后移的危机所在点。但由于银行问题实在是非常严重,必须及早列出来,可以讲银行坏账危机不化解,中国就摆脱不了遭受大规模金融危机袭击的阴影。 3股市、券商坏账问题   中国股市的主要问题是“股权分置”结构性缺陷问题,是由此引发的“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产权关系不清”、“流通股极度缺乏投资价值”和“大股东利用股权分置结构性圈钱” 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早得到妥善解决,将能够为真正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国银行系统的产权改革营造一个好的基础市场平台,这样中国的金融改革、产权改革都可能出现另一个公平与顺捷的新发展通道。但中国股市现在自身难保,投资者财富损失殆尽,中国券商陷入违规坏账的泥潭,何能顾及其他领域?   我们已经失去最宝贵的时间。在股市投资者的利益被榨取到已经完结的时候,股市很可能进一步被抛弃,即使不被抛弃股市修养生息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在外部环境变数加大的情况下,股市中的金融坏账将可能进一步扩大,则可能由股市系统传导出金融危机来。 4保险业系统风险问题   没有得到市场的考验,完全是靠垄断地位获得的资本扩张现实,但资产质量、运作机制都潜存众多的问题,现在保险行业与2001年前的股票市场非常相似。处于低层次跑马圈地高速扩张中的保险行业,虽然还不会是中国金融危机的触发点,但保险行业自身存在的风险问题,可能会在金融危机中因为如上的缺陷而导致出现更坏的危机链条传导作用。   业界学者认为,分红险等产品中投资功能和保障功能的比重失调、趸缴与期缴保费比重失调以及产品期限超短期化倾向等现象,值得警示。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业务结构主导的增长模式在未来若干年保险给付大幅增加,但其难以持续的增长却使未来的现金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最后有可能酿成现金流严重不足的流动性危机,甚至会严重危及公司的财务稳定性。 5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中国现行的《预算法》等有关法律中,严格禁止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但事实上,中国各地区、各层级的地方政府大都在不同程度上举债度日或负债经营,而且所负债务的种类之多,负担之重,已超出一般人之想像。   在我们国家的体制中,地方政府一般向上一级政府负责(人、权、事、利、责),所以潜意识也会认为欠债也是为了国家(上级政府)欠债,反正最后上级会来解决问题的,但中央政府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财政预算。目前中央、地方政府的这种矛盾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矛盾目前仍然在积累中,而且积累的矛盾正处于逐级向上汇集的状态。一旦中央政府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做出一定的行政改革,则肯定会触及这个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很可能会演变出一场债务危机。 6房地产波动增大银行坏账   从近期的市场表现看,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了高波动市场阶段,而高波动必然意味着高风险。房地产市场价格与政府政策的激烈碰撞已经处于白热化状态,无论当前的这场结局如何,房地产风险问题都会向银行蔓延,向上游产业蔓延,如果未来的政策出现失误,那么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将很可能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风险策源地。 7投资、出口型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增长中很大一部分构成主要由投资促成,连带推动世界范围内各种原材料需求大幅增长。当世界原材料价格节节攀升的时候,中国产品仍然以超低价格作为竞争手段,形成“高价买入、低价售出”的反常模式,这等于是在大幅补贴其他国家的经济。显然,这一“劫贫济富”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模式,也不可能长久。   另外,中国经济很大一部分由外贸出口在支撑。每年引进500多亿美元,支撑中国投资领域的半壁河山;高度依赖外贸,外贸依存度高达60%£Ÿ同一时期,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等国的外贸依存度为14%至20% ;高度依赖外债,今年,中国外债猛增;如今,又高度依赖能源资源进口,举凡石油、铁、铜、铝矿石等原材料,均依赖进口的程度逐年提高。这一切,使中国经济日益严重地受制于人,危及中国的独立自主。   一旦国际形势出现变数,发生经济波动或政治、经济、金融危机,中国必首当其冲受到极大影响。最近发生的世界石油价格暴涨风潮,就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如果石油价格高位维持,中国产品的成本剧增可想而知。而现在美国的美元与经济等都已经出现了问题征兆。所以世界经济存在的变数也正影响我们脆弱的经济结构。这种世界经济未来的变数,也将是触发我国金融风险的一个主要导火点。 8人民币汇率问题   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如果进行幅度较大的调整,则极可能造成国内经济领域诸多危机因素的平衡被打破,许多经济领域的缺陷环节要做出必要性调整,从而极可能触发一系列的危机爆发,造成整个系统内的金融动荡,所以人民币汇率变动是一个很大的危机诱导因素。我们不是说人民币汇率变动本身是错误的,真正的错误是我们国家已经在各个经济、金融领域中都积累了太多的潜伏危机因素,而目前诸多潜伏危机因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旦外力因素打破这种平衡,则极可能诱发金融危机的爆发。而人民币汇率变动很可能就是那个破坏平衡的外力,而且我们认为如果采用人民币升值的汇率调整方法,恐怕要造成更坏的影响。
小心引爆历史遗留“炸弹”   虽然早些年就有中国要爆发金融危机的大量预言,但中国金融系统却迟迟没有爆发危机,中国经济仍然在高速发展中,这又使得许多中国人对危机的预言产生了“狼来了”的麻痹。尤其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肆虐蔓延的过程中,中国政治、经济、金融的巍然屹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但是,如果我们幻想中国可以走市场经济道路,而又不发生金融危机,那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幻觉。“狼来了”喊的再多,也并不意味着“狼不会来了”,其实,中国金融危机的阴影一天天的逼近,各种发生经济危机的内部外部条件在逐步成熟。   静心思考分析后,就会发现整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许许多多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这些危机因素当前一直处于堆积与累计状态,新增的危机因素远大于被化解的危机因素。这些大量堆积的危机因素,在中国当前的金融“封闭状态”下可能安然无恙,一旦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其潜在“危机因素”就会被连锁性引爆而爆发出来。我国在渐进改革中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已经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   2004年6月间笔者曾在天则经济研究所的资本市场交锋会上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国家过去在改革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当时不知道怎么解决它。就像走路遇见了一块大石头,直接过不去但又必须要过去,于是就采用了绕过去的办法,把这个石头(问题)包裹起来放在一边。过一段时间发现遗留的那个东西是‘炸弹’。”   其实发现历史遗留问题是“炸弹”也并不可怕,走过去正视它,拆除它就行了。但现实中国改革的最大问题是,当时制造了遗留“炸弹”的人不会拆炸弹,现实中也没有很好的机制来选择高水平的“拆弹专家”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结果大量经济改革的事实是,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堆积演变成了不知道什么时间爆炸的“定时炸弹”。比如中国股票市场中的股权分置、券商坏账问题导致的破产危机等等,这些现象其实是中国社会方方面面遗留问题的深刻映射。
中国金融危机五大预言   预言一 中国的金融危机将是以复合型危机的形式登场。   也就是说在金融危机的爆发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债务危机的特征,也会看到货币危机的表现,而银行危机也极可能出现。   预言二 债务危机有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债务危机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领域,如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的债务风险问题、地方政府的金融债务问题、以及国企改革的衍生债务问题。当然房地产行业的债务问题也可能来添乱。这些债务问题已经都出现了向中央政府集中的现象。   预言三 金融危机高发期为2005年~2007上半年。   因为这两年是中国金融体系与国际接轨前预演型金融危机爆发的高风险时期,也是政府各项改革政策出台的高频区。2005年至2007年上半年,政府管理层将会在诸多领域集中出台关于政治、经济、金融的各种改革政策,许多历史积累问题将被集中引爆。   预言四 金融危机初始模式可能是中规模的爆发。   因归类于“接轨前的预演型危机”,这次爆发大规模、激烈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这是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庞大、国家幅员辽阔、经济结构层次多,政府政策干预作用强等诸多因素影响。如果危机爆发,更可能的特征是类似慢性病症的多次爆发相对温和性危机的特征。但同时也会发现,在危机的过程中社会痛苦程度和时间都将相对延长。   预言五 未来20年内中国至少将要发生3次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这主要是指到2006,中国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时将顺序经历接轨前的预接危机、接轨后的磨合危机以及接轨后的传导危机。 ——摘编于张卫星所著《金融危机避险与金融资本保增值策略》
名词解释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3980 )
深度分析: 黎明前的黑暗 中国房价一年左右将暴跌 
KFS=开发商 ZF=政府 ZYZF=中央政府 现在全国的房地产泡沫能够持续的膨胀而不崩溃,关键的因素在于ZF和KFS联手做多。其中 KFS的能量是比较有限的,真正能够长期托市的是ZF。假如让市场规律来决定全国的房地产价格,房价早就像股市一样跌的天昏地暗了。也就是说空军的决胜王牌是经济规律,而多方的命脉则是政府的行政干预能力。而现在有形的手能量相当大,以至于基本上掩盖了市场经济规律这支无形的手;所以才有人不断地问房价到底要什么时候才会跌。但是这种状况在一年左右必然彻底结束。   为什么能够说的如此肯定,因为在2001年12月13日中国加入了WTO;而加入 WTO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许多敏感领域对外资开放,ZF不再能够依靠行政手段垄断整个行业。这样一来,很多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情况就会逐渐减少,经济规律的力量肯定空前壮大,而多方的力量却大幅的萎缩。因此整个战略形势将会迅速的转化,如同辽沈战役结束后的内战战场。空军将会在数量和实力两方面同时获得优势,用不了几天就该渡江南下了。具体说来是这样的。入世谈判的结果是给中国5年的过渡期。5年的过渡期将在2006年的12月13日全面结束。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在这一天之后外国资本将可以进入中国市场除了出版业和传媒业之外的大多数领域,特别是金融业。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下,从2006年的12月13日开始,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将可以享受和国有银行完全相同的待遇。请注意,是完全相同。换句话说,所有国有银行可以经营的人民币业务,不管是面向企业客户还是个人客户的业务,外资银行全部可以经营。从那一天开始,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人民币存到花旗,汇丰,渣打等任何一个银行,没有人能够阻止。这些国际银行巨头和国内的银行比较起来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更有优势,这根本不需要罗索。   随着外资银行大量吸收人民币存款,特别是高端客户的优质存款,国有银行的存款来源就大面积缩水。而且越是高端客户,对于品牌越是看重。不信你看看他们的孩子哪个不是花钱送到国外的名校,谁把国内大学当回事?这部分高端客户一个人的资金流量就可能抵得过成百上千的普通人,能量不言而喻。所以国有银行的生存环境会空前严峻。而对于房地产来说,能够获取暴利的主要一个条件就是利用银行的钱空手套白狼。对于国有银行来说,被人空手套白狼没什么大不了,反正赔了也是国家的,又不用自己掏钱。同时经手人员往往从黑幕中获益,乐得睁一眼闭一眼。可对于外资银行完全不同,赔的是自己的钱,决不允许空手套白狼。而国有银行由于受到外资的竞争,本身存款缩水坏账成堆,资金链就很紧张;也不可能继续容忍空手套白狼,否则就只有破产。同时,为了维持自己的资金运转,国有银行必须竭力按时收回贷给ZF和KFS的贷款。这样的话整个多方的资金来源就被切断了,而还款压力剧增。   在这种情况下,ZF和KFS的选择只有一个(具体的分析在另一个帖子里)。那就是地方ZF增加土地供应以增加现金收入,同时KFS不得不加速抛售房产来回笼资金。既然急于抛售就只有压低新盘的价格,新盘降价投资客就会争取尽量在高位结算离场。二手房市场也将在新盘带领下出现抛售。这么一来多方加大出货量,剩下的结果就只有一个——房价泡沫崩溃,全国房价暴跌!   有些人说房价会在几个月内暴跌,我觉得不可取。局部地区也许会有,但是全局而言不可能,因为多方的能量现在仍然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地方ZF的能量不可小视。他们会用尽手里的每一分钱和每一点权力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说只要手里还有牌可出,多方就会和空方死抗而不降价。只有当银行业放开使多方受到了釜底抽薪的打击,空方才能够真正的获得战略优势。假如你把自己的心理预期定位在几个月,那么到时候很可能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从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周围的亲戚和GF也会怀疑你而强迫你放弃自己的判断,搞得不好就会前功尽弃,成了给KFS 垫背的。所以时间方面要戒急戒躁,对多方的能量一定要有清醒冷静地判断。这样才能像莫斯科城下的苏军,既不低估德军的实力而过早反攻,也不被德军马上要衰退的最后一次攻击吓破胆而放弃莫斯科。而是耐心的等到大雪酷寒,天时完全利于苏军的时候集中兵力,一举让德军永远远离莫斯科。空军要想获胜,就必须从兵法中吸取养料,短期内速胜的心理绝对要不得。   具体的时间,从12月13日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开始到吸收到足够多的存款以促使国有银行全面收紧多方的资金链应该需要1到2个月的时间,考虑到营业网点的布设和广告都需要时间。同时呢,春节前发放年终奖是资金流动很密集的时期,很多人以前把年终奖存成定期存款,此时正好存期结束可以转到其他银行。那么外资银行肯定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吸储。而春节前后房地产市场比较清淡,KFS利用其他的融资渠道和自己的存款也可以支撑1,2个月或者更久些。具体的长短要看 KFS自己的实力,越大的估计撑得越久些。所以大量的抛盘应该在3,4月份开始出现,也就是明年的这个时候。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由于大KFS的加入抛盘量会逐渐增加,房价进一步下跌。不用多说,这个时候也就是空军挥镰收割的时机了。说来说去,如果你想把钱捐给KFS,那就赶紧在一年之内买房子,千万别犹豫。如果你心疼自己的血汗钱,那就咬紧牙关,坚持忍住再等一年。十八盘都咬牙走过来了,难道就差这几步就不去看泰山日出了?如果你还同情周围的人或者需要说服你的家人和GF,那么就把房产的走势和他说清楚。反正不管怎么说,钱是自己的,自己的口袋不捂严实了,别人的手就伸进来了。   为了大家看着方便我把另一个帖子的内容靠一份过来。   ZF的托市能力其实不过如此   总有很多人喜欢拿中国的社会结构来说事,言下之意无非是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大政府小社会,ZF能够通过控制社会而实现长期的托市。似乎这样一来,房地产就不会降价,多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ZF对股市的托市早就失灵了,既然这样,房地产为什么不会步股市的后尘?股市不是这里关心的问题,咱们回到房地产来详细分析。   既然要分析ZF的托市能力,那么我们就必须首先知道ZF手里到底有多少牌可出。牌出完了,托市自然也就到头了。要分析有多少牌就要看ZF控制了多少社会资源和行业,也就是分析中国的社会结构。同时呢,大家关心的其实不是现在的价格,而是未来价格的走势。既然要预测未来,必然从历史中寻找根据。那就先来看看社会结构的历史演变。   在毛泽东时代,ZF垄断了社会的全部资源。也就是说,ZF可以通过行政命令控制全部的土地,全部的劳动力,全部的企业和银行,以及全部的砖家和媒体。在这种社会结构之下,ZF要托市易如反掌,因为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动完全在行政命令的控制之下。几个文件就可以托住市场。随着文革的结束和改革开放,这种社会一去不复返。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私人资本逐渐发展壮大,ZF通过行政命令控制的社会资源开始缓慢缩小。但是非公企业比例很小,土地、银行和砖家媒体等要害部门仍然是ZF完全控制的。也就是说ZF的控制范围变化为全部土地,大部分企业和劳动力,全部的银行和砖家媒体。   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批国企被出售给私人,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大量涌现。同时,私人资本也开始以非法方式进入银行领域(地下钱庄)。ZF通过行政命令的控制范围变为全部土地,一部分企业和劳动力,绝大部分银行和全部砖家媒体。由于社会资金流动的最要害部门——银行仍然基本全部在ZF控制之下,因此社会的资金流动基本上还是在ZF控制范围之内的。这种社会结构一直存在到现在,但是始终处于缓慢的变化之中;因为国企除了垄断部门基本上都是经营不良,所以在宏观经济中的影响力在缓慢的缩小。   那么,在未来几年中国的社会结构又会怎样变化呢?由于入世的保护期将在06年完全结束,银行和零售、物流等行业要对外资全面开放。这样的话,外资银行必然在中国迅速发展并与国有银行进行激烈的竞争。以往大家存款基本只有到国有银行一条路,不管那些银行的不良贷款有多高。这样一来,国有银行整体来说根本不用为存款来源发愁,因为社会资金无法流到国有银行体系之外。那么不论多少不良贷款,国有银行的资金链都不会断裂。同时,ZF控制的砖家媒体对坏账避而不谈,大多数人也不会产生恐慌挤兑。所以就算有天文数字的坏账,银行体系也能够维持。在这种情况下,ZF可以控制银行给KFS输血。同时,更为重要的是ZF可以通过强迫银行给自己贷款维持其资金链,到了还款的时候还可能赖着不还。反正无非就是给银行增加些坏账,国有银行不愁资金来源也无所谓。但是这一切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一去不复返。   外资银行由于良好的信誉和竞争力将会大量的分流社会存款,国有银行的资金链会全面绷紧,无法继续承受KFS和ZF不断增加坏账。ZF无法通过行政命令控制外资银行,也不可能强迫银行贷款或者贷款后不还款。那么KFS和地方ZF空手套白狼的游戏就无法继续玩下去。也就是说,在未来几年,中国的社会结构将要发生明显的变化。   中国的社会结构由于入世将变得更加接近市场经济,中国ZF行政手段控制的范围将变化为全部的土地,小部分企业和劳动力,一部分银行,全部的砖家媒体。事实上,从80年代开始中国的社会结构就在向真正的市场经济过渡,只是速度很缓慢,而入世保护期的结束在大大的加速了这一点。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ZF能有多少牌可出,接着就可以分析托市能力了。   先说土地,土地是全部垄断的,似乎ZF可以通过控制土地的供应量来托市。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减少土地供应也许几个月内可行,但是根本无法长期实施。现在土地的审批权是属于地方ZF的,减少土地供应等于直接减少了地方ZF的财政收入。而现在各级地方ZF全部是负债运行,现金收入减少怎么维持资金链。有人说了,减少土地供应提高地价不就行了。可是抬高了地价卖给谁?KFS不会送钱给地方ZF。同时,减少土地供应就较少了开工的工地数量,与建材和施工相关的所有税收都要成比例减少。地方财政如何能答应?因此说,尽管土地是全部垄断的,但是土地供应不会减少,除非地方ZF能够从其它渠道获得源源不断地资金注入。   这源源不断地资金从哪里来呢?税收当然是一个,但是税收根本不足以支付财政支出。在ZF垄断全部银行的情况下,可以源源不断地强迫银行给自己注入资金。而外资银行的进入又切断了这一来源。剩下的选择就是发行地方ZF债券,现在中央禁止发行。即使以后放开,发行债券能够支持的时间也很短。因为以前借银行的钱可以不还,借老百姓的钱必须到期连本代利归还,否则会发生什么不用说都知道。所以债券也只能一时应急。90年代以前地方ZF还可以出售自己名下的企业和住宅,现在能卖的早就都卖完了。现在能卖的只有土地着一块,因此土地的供应量不可能减少。   土地说完了再来说银行。银行以前可以充当ZF和KFS的提款机,以后也不可能再充当。不仅不能从银行提款,ZF还必须给银行注入资金以帮助他们应付外资银行的压力。ZYZF要照顾四大银行,地方ZF要照顾各地的商业银行。否则发生了挤兑风潮那是谁也管不住的。因此,在以后银行只能增大ZF维持资金链的难度而不可能为其托市服务。   最后剩下的就是砖家媒体了。这一块不会放开,但是人都是有脑子的。忽悠人必然被人识破,现在的砖家媒体公信力不断降低就说明了这一点。有了网络,更多的人可以对抗砖家的梦话。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出国的热潮也让更多的人具有了敏锐的分析能力。这样一来,砖家媒体对房事的忽悠能力也必然是逐渐降低的。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分析完了ZF的托市能力。不过,托市能力的下降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为了尽快买到便宜的房子,我们该怎么办?其实上面的分析已经可以很容易给出答案。   第一, 尽可能把所有的钱存到外资银行,特别是原来存在地方商业银行的钱。地方银行的风险ZYZF是不管的,以后取不出哭都找不到坟头。如此一来地方ZF资金链吃紧,必然出售更多土地,从源头降低土地价格。   第二, 说服更多的亲戚朋友把钱存到外资银行,特别是那些有企业和大笔现金往来。   第三, 让更多的人了解实际情况,阻止砖家媒体借助话语权忽悠消费者。   国际歌说得好: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空军单单依靠等空,盼空是不够的,漫长的等待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要加快买房的进度,就必须自己行动起来;必须从等空转变为做空。总而言之一句话,空不是等出来的,也不是盼出来的,空是做出来的!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4001 )

BackBack Next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