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研究” 上线了 
一直在研究经络,把自己找到的资料大概整理一下,放网上了。
域名先叫 “www.shahappy.com”--傻乐网。



欢迎大家去看看。

还有很多内容我会渐渐补充进去。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334 )
(ZT)梳頭有大學問 


每天梳頭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為什麼古人總是說要天天梳頭?因為梳頭實際上就是在梳經絡。

有人說梳頭多了,容易損傷毛囊,那咱們把指甲剪平了,用10個手指肚來梳,這樣怎麼梳都損傷不了毛囊,而且還很有力量。您看頭的側面全是膽經,有20多個穴位,您都不用找,就這麼一梳,哪塊有點疼,就證明哪塊有阻塞,您就反復地揉它,不知道那個穴叫什麼名字沒關係。因為您一梳頭,膽經上的20多個穴位就全部"一網打盡"了。

開始梳頭的時候,您會發現,長期頭痛或者膽囊不好、有乳腺增生這些膽經阻塞方面問題的人,頭上一定有相應的阻滯點。經絡是連著的,下面有堵的地方,它上面也堵。所以您這麼一梳,就會發覺某處有疼的地方,用大拇指一點一揉,會發現裏面還有一些結節、疙瘩的東西,這時,您一定要把這個東西揉開了。

每天梳頭多長時間為好呢?堅持每天300次就非常好了。有人說我有的是時間,梳3000次怎麼樣?那當然更好。頭不怕多梳,您就記住,梳頭好處大了。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氣血都是奔著頭上來的,頭就怕堵住了,一堵住什麼心血管疾病、腦梗塞之類的問題就全來了。您把頭一梳,頭部一清爽,這些問題就全解決了。所以梳頭是能消百病的妙法。

有人說:"我不敢梳頭,因為頭髮本來就少,還老掉"。我說:"越是這樣的人,越得多梳。為什麼?您別怕掉頭髮,因為,凡是用手指肚一梳就掉的頭髮,它根本就是在頭上面浮擱著呢!您不動它,睡覺起來後也是一床,您不如乾脆先給它弄下來就完了,剩下的頭髮就個個都是精英了。這就跟種花似的,您得把那些枯
葉剪下去,別讓它也跟著一塊吸收營養,最後剩下的那些才是茁壯的。"

還有的人說:"我也不敢梳頭,我一梳頭就白花花的跟下雪似的,全是頭皮屑,沒法梳。"他覺得越梳頭皮屑越多。其實,如果能堅持每天梳頭至少300次,連著梳1周,您再梳的時候就會發現已經沒什麼"雪花"了,而且梳完以後會看到滿手都是油污汙的。這說明您把堵塞在毛孔上的這些黑油(中醫講的濕氣、痰濁)給梳出來了,這樣當然就不長頭皮屑了。

梳頭不但可以治療脫髮,還能治療白髮和頭髮無光澤。當頭髮濃密起來後,就證明您的氣血越來越足,肝腎的功能提高了。另外,有的時候我們想補補肝、補補腎,但往往直接補不到,效力達不到這個地方,怎麼辦呢?"諸病於內,必形於外",人體的裏面和外面是有通路的。誰是它的通路?頭部就是它的通路。您經常梳梳頭,就跟肝腎通上了。人不可能頭髮很濃密而肝腎卻很弱,這是絕不可能的。頭髮濃密了,肝腎的功能也就提高了,這是一體的兩面,只要提高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提高了。

梳頭時,除了頭兩側,正面也要全梳。頭的正面是膀胱經,是專門抵禦風寒的。有的人經常容易感冒,就是風寒老進來的原因。您把膀胱經多梳梳,就不容易患感冒了。還有的人總覺得頭暈,腦供血不足,什麼原因?是督脈堵塞住了。督脈這條中間線,下至尾骨,與腎經相通,上行巔頂百會穴,如果時時保持通暢的話,不但您不會得老年癡呆,而且會越梳越精神。

所以梳頭應該把頭部全梳一遍,每天梳得越多越好。

別小看梳頭這個動作,靠它就能打通人體的很多經絡,是屬於給身體打地基的。當打通經絡後,再集中看看哪個穴位有問題,特意去揉一揉,這就是為身體添磚加瓦了。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7037 )
你的身體需要哪種水果 


頭髮 染髮燙髮--酪梨
染髮燙髮過程會奪走頭髮的水分和油脂,頭髮變得乾枯。成熟的酪梨中含有30的珍貴植物油脂--油酸,對乾枯的頭髮有特殊功效。

大腦 過度用腦--香蕉
過度用腦導致人體內維生素、礦物質及熱量缺乏,除了大腦疲憊,還常常感到情緒低落。此時補充香蕉可提供所需營養物質並緩解消極情緒。由於過度用腦消耗多種維生素,因此營養師建議同時補充善存等多維生素片。

眼睛 過度用眼--木瓜
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或電視屏幕,過度用眼,則視網膜感光所依靠的關鍵物質維生素A大量消耗,眼睛感到乾燥、疼痛、怕光,甚至視力下降。此時就需要食用可提供大量維生素A的木瓜。

牙齦 牙齦出血--奇異果
 牙齦健康與維生素C息息相關。缺乏維生素C的人牙齦變得脆弱,常常出血、腫脹,甚至引起牙齒鬆動。奇異果的維生素C含量是水果中最豐富的,因此是最有益於牙齦健康的水果。

心臟 心臟病史--葡萄柚
 膽固醇過高嚴重影響心血管健康,尤其有心臟病史者,更要注意控制體內膽固醇指標。葡萄柚是醫學界公認最具食療功效的水果,其瓣膜所含天然果膠能降低體內膽固醇,預防多種心血管疾病。

肺臟 長期吸煙--葡萄
 長期吸煙的肺部積聚大量毒素,功能受損。葡萄中所含有效成分能提高細胞新陳代謝率,幫助肺部細胞排毒。另外,葡萄還具有祛痰作用,並能緩解因吸煙引起的呼吸道發炎、癢痛等不適症狀。

肌肉 肌肉拉傷--菠蘿
 肌肉拉傷後,組織發炎、血液循環不暢,受傷部位紅腫熱痛。菠蘿所含的菠蘿蛋白成分具有消炎作用, 可促進組織修復,還能加快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快速消腫,是此時身體最需要的水果。

皮膚 預防皺紋--芒果
 若皮膚膠原蛋白彈性不足就容易出現皺紋。芒果是預防皺紋的最佳水果,因為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和獨一無二的,能激發肌膚細胞活力,促進廢棄物排出,有助於保持膠原蛋白彈性,有效延緩皺紋出現。

血液 供氧不足--櫻桃
 容易疲勞在多數情況下與血液中鐵含量減少,供氧不足及血液循環不暢有關。吃櫻桃能補充鐵質,其中含量豐富的維生素C還能促進身體吸收鐵質,防止鐵質流失,並改善血液循環,幫助抵抗疲勞。

腳部 腳氣困擾--柳橙
 體內缺乏維生素B1的人容易有腳氣困擾。這種情況下最適合選擇柳橙,它富含維生素B1,並幫助葡萄糖新陳代謝,能有效預防和治療腳氣病。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8061 )
(ZT)学习中医入门书籍详细清单【一鹤推荐】 
学习中医,比较难,相关的书籍浩如烟海,流派千差万别,如果没有穿透性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应变机智,没有内观禅修的基础,基本上是像盲人摸象一样。

可是,即使再难,也得知难而上,看看身边的朋友亲戚,一个个被庸医屠戮、肢解,下场惨不忍睹,没有智慧的情况下只能任人宰割,所以古人云:不为良相,必为良医,既能利己,又能利他,何乐而不为呢,赶快抓紧时间学习吧。

这里列一个书单给大家,给出一些学习中医入门的书籍,供大家参考。

高校教材类:
高校教材是入门不错的选择,当然自己看有点难度,最好三五同好一起研究下,或者找个老师讲解一下最好了,这些书不是必须,但最好是备用,是不错的学习提纲。

入门:伤寒论 温病学 金匮要略 中医诊断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方剂学 中药学 中医内科学
进阶:中医外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参考:西医的教材也是需要学习的,了解现代医学的现状和内容。

中医诊断类:
诊断类的书籍是中医必学的,就像打仗一样,先要知己知彼,了解病人的病情和体质,就必须掌握望闻问切这些最基本的方法。

入门:望舌识病图谱(第2版) 实践脉学(黄杰熙) 中医诊断学
进阶:面诊、手诊等
参考:西医诊断学

中药类:
入门:本草问答(唐容川) 本草备要 本草三家合注评释(黄杰熙)
进阶:
参考:中药大辞典

方剂类:
入门:中医方剂学
进阶:
参考:


医案类:
入门:中医新课堂丛书 经方实验录 王孟英医案 范文甫专辑 醉花窗医案
进阶:中国中医百年百名临床家丛书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赵绍琴温病著作
参考:


医话类:
入门:长江医话 黄河医话 燕山医话 北方医话 南方医话
进阶:清代名医医话精华
参考: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观

理论类:
入门:思考中医 生物全息诊疗法

建议阅读次序: 医话→医案→诊断→中药→方剂→经典 这样学习比较容易有兴趣,由易入难
开始学习不怕糊涂,不怕不懂,只管看过去,只要在脑中留个印象就可以,以后会慢慢清晰了。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7955 )
(ZT)什么是湿气? 
有一次,我们去郊区旅游,郊区的条件比市区要差一些,尤其是厕所,没有冲水设备,一进去臭气熏天,毛坑里全是人的粪便。一般人都会觉得挺恶心的,但作为一个医生,我觉得更恶心!为什么?凭着职业习惯我马上判断出,这些大便不是正常的大便。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我们以前在上生理解剖课的时候,书里有对人体排泄物,包括对大便的描述,是用医学术语描述出来,大家听了都感觉很好笑,叫做“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可我看到这个公厕里边没有一个大便是这样的。都是青色的、绿色的,而且成形的很少。有句骂人的话叫做“说人话不干人事,吃人饭不拉人屎”,现代这些人,“说人话不干人事”的多了,“吃人饭不拉人屎”的也多了。

青绿色粪便,说一句不好听的话,那就不是人屎!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人大便颜色变成深绿色的呢?首先是吃肉吃得太多,其次是我们吃的食物里有污染,加上现代人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体内有湿气,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问题。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然而,有湿呢?那就有点难办了。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方法越多,就意味着这个敌人越难对付。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

为什么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风行全国?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人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有病的人体内,是顽固的湿邪;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最便捷的方式,还是看大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

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三到五张才能擦干净。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粘腻性让大便粘在肠子上,被肠子吸收,而不让它排出体外。这样,粪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医生往往就病论病,而不明白病根在于体内的湿气,胡乱治疗,这是更可怕的事情。

这是一篇恶心的文章,但愿列位看官不是捂着鼻子看完的。但是,没办法,疾病就是这么恶心,它包藏在人体的皮囊之内,我们看不见,西医拉开这个皮囊,能看见,我们中医则通过观察外在的能看到的东西想象出体内邪气的情形。当然,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看看舌头也可以,不妨每天早上刷牙前抽出宝贵的两秒钟,吐出舌头观察一下,是不是黄中带腻,如果是,那也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是我以后的文章的核心内容之一。把体内的湿气驱逐出去,一切都没那么恶心了。

薏米红豆粥:人人皆宜的去湿佳品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药”。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的。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熬薏米红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我建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咱们家现在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节省能源的,不用去熬。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粘发稠,总是底下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在汤里。由于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很多,这些汤可能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争取把它喝完,因为喝到下午就馊了。沉底的那些薏米和红豆依然可以吃,如果觉得口感不太好,可以拌点白糖。这可不是既能当茶喝,又能当饭吃吗?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试看今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红豆汤是对治湿邪最好的药。我在临床上给病人开完方子后,总要嘱咐他们饮食起居的一些注意事项,其中嘱咐得最多的就是回去熬薏米红豆汤当茶喝。对于实在不具备这个条件的病人,我会让他用薏米和红豆熬粥,作为晚餐的主食。曾经有学生问我:“您怎么逢人就让喝薏米红豆汤、薏米红豆粥呢?”我说,因为体内有湿是现代人的通病,薏米红豆汤人人皆宜。实事就是如此,我有一位病人,经营着一家大型公司,喝了我的薏米红豆粥后,感觉非常好,竟然吩咐他们公司的厨房每天早上都用薏米和红豆熬粥,给早到的员工做早点;把熬出来的薏米红豆汤,装在好几个大保温桶里,供全公司员工饮用。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薏米红豆粥煮不成粘稠状的呢?”还有人自作聪明,对我说:“我在熬薏米红豆粥的时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个美啊!”

我说:“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1 / 2457 )

BackBack Next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