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胜的联波活佛开示 


昨天听了联波活佛的开示,受益良多,其中真的是有很多教授是我们应该好好借鉴的。

今天在网上找到了联波活佛在北京的开示,十分殊胜,和大家分享。

文件下载

以下是活佛的简介

至尊哈尔哇·嘉木样洛周仁波切(联波活佛)出生于1948年于青海久治县。3岁时即被认定为前世哈尔哇仁波切的转世化身。1951年藏历9月21日受沙弥戒。第二天正式在各莫寺坐床。从此,仁波切开始跟随寺内最有学问的三位上师,听闻、修行各种显密教法。8岁时,他已能非常流利的背诵许多佛教经典与法本,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本寺举行的背经大考。

  1958年,由于政治上的一些原因,仁波切被迫离开寺院,回到父母家中居住。1960年入学各莫小学,开始有机会较为系统地学习汉文。四年后,仁波切被下放到西藏中部的偏远山区,自此开始长达十六年的放牧务农的生涯。然而在这期间,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仁波切却丝毫动摇内心对佛陀及教法的信仰,依旧严格格持戒,精进修学。

  1980年,仁波切33岁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各莫寺,重新担负起寺院住持的各项职责与任务,一方面继续闻思修学各种显密教法,一方面还要经常为僧人们讲经传法,主持寺院的各项复建工作。

  自1983年起,仁波切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阿坝自治州佛教协会副会长。1987年,仁波切来到北京参加了由班禅大理由主持的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教材编写工作。同年9月,仁波切作为首批学员正式入佛学院进修。他深得班禅大师的常识与爱佑。1988年6月,仁波切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由班视野大师提名任命,经国务院宗教局正式批准,仁波切开始出任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铖传佛教研究室主任。

  1995年,仁波切秉持佛法“慈悲济世”的精神,开始创办各莫寺弘法利生会,为当地社区做了大量印经助学、扶贫救灾、施诊放药的工作,深得各界的认同及广大牧民的赞叹。为使正法久住,众生善根任运增长,从1997年2月起,仁波切开始出资修建各莫寺菩提大宝塔,并于1999年9月顺利建成。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弘法人才,仁波切还在各莫寺内创办了显密闻思讲修院,从寺内外请来一流的格西担任教师,添置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寺院僧团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位有成就的上师,仁波切还多次接受美国、东南亚、欧洲等地佛教团体的邀请,前往参加佛教学术交流活动,并为当地信众讲经传法。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907 )
學佛人易犯的毛病 (南懷瑾) 
學佛人易犯的毛病



南懷瑾

(1)見地不對。
平常人到廟裏花百元錢,供上香蕉,然後燒香,磕頭,求丈夫女兒好,升官發財,然後把香蕉帶回去,自己慢慢吃。學佛人誤以為沒有這種心理,其實是方式不同而已,也想打坐就能成道,雖不求香蕉,卻在求腿。都喜歡打坐的功夫和境界,只要聽說那個人有功夫,反正好奇就去追求了,至於道與功夫是什麼定義,也搞不清楚,這就是見地不清。

(2)不信因果。
不信六道輪回、三世因果,學禪也好,學密也好,學淨土也好,根本基礎是錯誤的,等於想在沙灘上建房子,這是不可能的。學佛人在理論上搞清楚的沒有,在事實上求證到的更是沒有。這是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

(3)喜歡神通。
佛法道理談得頭頭是道,卻沒有研究心行。多少人說自己的奇經八脈打通了,三脈七輪打通了。打通了又怎樣呢?又比如神通,神通又怎麼樣?先知又怎麼樣?多少個自稱有神通的人死於高血壓、糖尿病。真正的修行,最後就是一個路子:行願。什麼叫行願?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為。

(4)好尋明師求法。
我們做功夫、打坐為什麼不能進步呢?大家一定以為方法不對,拼命找明師求方法。不是的。不要自己騙自己。為什麼不能得定?是因為心行沒有轉。學佛的人只高談理論,對於生命根源沒有掌握住,經一萬劫也證不到聖人的境界。

(5)不慈悲。
學佛人有一個基本毛病要反省。因為學佛,先看空這個人世間,所以先求出離,跳出來不管。因為跳出來不管,慈悲就做不到。我們口口聲聲談慈悲,自己檢查心理看看,慈悲做到多少呢?

(6)傲慢。
據我所知,凡是學了佛的人,或信了其他宗教的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傲慢。以為別人不信,就是魔鬼,自己自認是聖人。學佛人同樣犯這種毛病,不過換了一個說法:「他唉呀!很可憐,地獄種子啊!」尤其是有點功夫的人,只要學佛打坐三天,然後 「天上天下,惟我獨尊」起來了,別人的功夫都不行。

(7)不謙虛。
易經六十四卦中,沒有一卦全好,也沒有一卦全壞,好中有壞,壞中有好。只有一卦比較起來算是六爻皆吉,那就是謙卦。所以佛家教我們學空,戒律上第一個要做到謙虛。試問幾個人做到了?自己反省一下,誰做到了?

(8)神經兮兮。
什麼是修行人 ?是永遠嚴格檢查自己的人。所以,不要認為有個方法,有個氣功,什麼三脈七輪啊,或念個咒子啊,然後一天到晚神經兮兮的。那是不相干的。

(9)不知不覺跟著煩惱轉。
每個人,尤其是學佛人,隨時在煩惱中,一天24小時當中,有幾秒鐘身心都是愉快的?維摩經上講:煩惱即菩提。把煩惱轉過來就是菩提。因煩惱的刺激,引起我們的覺悟,發現自己在煩惱中,知道不對,立刻警覺,這一轉,當下就是菩提。但是我們不知不覺中,總是跟著煩惱在轉。

(10)見不得老師罵。
大家都佩服木訥祖師(密勒日巴),但學不到。木訥祖的教師故意整他,四幢房子蓋起來後要他拆掉,把背上都磨破了,流濃流血,他沒有怨恨。你們天天想要教師傳密法,只要教師開口罵兩句,你們就要罵教師了。像這樣的心行怎麼行嘛!都想自己當祖師、當六祖。可六祖慧能到五祖那裏求法,五祖叫他舂米舂了三年。我們不必舂米,反過來好像老師欠學生的。

----------------------------------
南懷瑾 大师生平

中國国学大师,中国古代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1917出生于中華民國浙江省溫州市乐清南宅殿後村,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中國江蘇省苏州市吴江庙港太湖大學堂。他的《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孟子旁通》、《易经系传别讲》等三十几部著作,几十年来在海内外长销不衰,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人生颇富传奇。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4273 )
六度總修 - 廣欽老和尚 


上廣下欽老和尚有一句開示,很耐得我們去體會。
他說:「做得要死,又被人嫌,就叫做六度總修(台語)」。

意思是你若賣命地做,又遭人嫌,就叫做六度總修。
我剛聽到這句話,一時還不太明白,以後仔細想,覺得很有道理。

學佛的人應該都知道,六度就是六種度過生死苦海的修行法。
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

什麼叫「做得要死」呢?就是很賣命為人做事,這表示有布施—布施精神體力。盡心去做,就是拼了最後一口氣也在所不惜,這才叫賣命—「做得要死」。

這種「做得要死」的布施並不是簡單的,
要非常「精進」才有可能做到連死都不怕。
這樣精進的布施,這就有「布施」和「精進」二度了。

結果又被人嫌,被人嫌怎麼辦呢?就是修「忍辱」啊!
我們如果沒有一點「禪定」的能力,人家開口一嫌,我們心就動了,
心若動就會難過,所以人家嫌我們也是幫助我們修「禪定」;
如果沒有「智慧」想得開,硬是要將那口氣壓下來,也是壓不下來的,
如果沒有「持戒」就動心動口對他回嘴,他如果嫌,我就罵他。
所以一個人果真賣命做,又被人嫌,真的就是六度總修。

但是我們想想看,時常我們都不會把握機會,不能「六度總修」,
而把總修,這修行的「修」改成了休息的「休」,
變成六度都完蛋,破功停頓,不時都是「六度總休」。

我們若是做了一點事,根本還未到快死的程度,
被人一嫌,就六度總休了,就火燒功德林,什麼都燒得光光的,
只會哭得很委屈,心中一直氣那個人,不體會別人的辛苦,反倒嫌人家!?

到底是「誰」真太沒修養了,還嫌人!??
---------------------------------------
广钦(1892年-1986年),

又名释广钦、广钦法师、广钦禅师、广钦老和尚、果子师(即水果师);中国福建泉州人,佛教僧侣。广钦最大的成就在于1948年之后于台湾的佛教宣扬工作,而与其它同时期前往台湾宣教的中国佛教僧侣不同,广钦并不识字,但他凭着苦修挂单的身教宣扬,成为台湾知名的佛教僧侣之一,也于台湾创立多间佛教庙宇。

  另外,关于广钦的佛教神通与传说相当多,例如传说他1947年-1964年于台多次入定,并于修行期间仅以山林野生水果果腹,未尝食其它种类食物。因此,台湾民间有「果子师」的闽语尊称。

  1986年,他以96岁高龄去世于他一手创办的承天禅寺里,去世前两天仍于该寺从事佛教宣扬活动。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869 )
2009 9/5-9/7 Utah National Parks 
9/5-9/7. 2009 Utah National Parks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4017 )
FREMONT的傍晚 
Fremont's Sunset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7620 )

BackBack Next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