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其实这是人体随季节气候变化自然的一种反应。
春困
春天,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皮肤毛孔舒展,血液供应增多,但供应大脑的氧气却相应减少,于是出现了懒洋洋、软绵绵、无精打采、昏沉欲睡,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春困现象。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春困现象呢?
第一、注意身体养生。“早卧早起,广步于庭”。做到起居劳作、精神调摄、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使精神、情志、气血亦如春天的阳光,舒展畅达,生机勃发。
第二、呼吸新鲜空气。在起居方面,要注意居室空气的流通,这样有利于缓解春困带来的疲惫感。在活动方面,可去郊外春游,吸收新鲜空气,改善大脑皮质功能,从而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第三、坚持体育锻炼。要做到清晨早起,松解衣扣,放松形体,信步漫行。可选择轻柔舒缓的活动项目,或练嘘字功,或做体操,或慢跑,或打太极拳、活动关节、舒展肢体,使郁滞宣行,气血疏利,阳气生发。
第四、搞好饮食调摄。春天阳气生发,辛苦之品有助于春阳,温食有助于护阳,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白菜宜经常食用,至于寒凉、油腻、粘滞之品易伤脾胃阳气,则应尽量少食,否则会加重春困现象。
第五、做到劳逸结合。在劳动之余,要注意适当的休息。休息时可以听听音乐、聊聊天,参加一些娱乐活动等,在欢愉和谐的氛围中忘却春困。
夏打盹
“夏打盹”医学上也称为“夏季倦怠症”,它是由于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使人体大量排汗,而随汗液可排出大量的钾元素,又因钾元素得不到及时补充,从而导致人们夏季倦怠疲乏、精神不振。
一些含钾元素较高的食物,平时可要注意。粮食作物中,以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含钾元素较高;水果中,以香蕉含钾元素最丰富;蔬菜中,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莴笋、鲜豌豆、毛豆等含钾元素较高及海藻类。
夏季养生:心静自然凉
夏季炎热潮湿,人难免心生烦躁,各种夏季疾病也开始衍生。心静自然凉,夏季最要防止心情烦躁。另外,在饮食上,应格外清淡,多喝汤水;不要图一时痛快吃过多冰食,早起时多喝几杯温开水,适当做有氧运动。有人爱喝凉茶,但,是药三分毒,饮茶要根据个人体质,适当为准,不宜过多。铁观音、绿茶、普洱等茶清热解毒,适宜夏季饮用。
秋乏
从生理上讲,在炎夏时节,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由于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以及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和神经负担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适的环境调节,人体过度消耗了能量,失去了较多的“老本”。
到了秋季,虽然人体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也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就会出现,肌体也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比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这种状况就是“秋乏”。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由于秋季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清晨气温较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立秋之后,温差大,中午热,早晚凉。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稍一着凉,就容易患感冒,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伤风感冒。
另外,在户外活动后,要及时擦干汗。不少人一过立秋,就开始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这些疾病并不一定全是感冒,过敏性鼻炎也是立秋后的高发病。与此同时,还要预防慢性胃炎和关节炎等慢性疾病。
此外,对于运动者来说,要特别注意防秋燥,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睡不醒的冬三月
冬天气温低,新陈代谢缓慢,大脑容易疲劳而进入睡眠状态.
每个人都有“懒惰”的潜意识。到了冬天,外面天冷,被窝里的舒适,就刺激了你的“懒惰”意识。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3851 )中医认为,任何事物都分为阴阳两个方面,人的肾也有肾阴和肾阳之分,肾功能障碍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肾阴虚造成的,也可能是肾阳虚造成的,所以,补肾要查明原因,分型而补。
肾阴虚
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
肾阴虚类症状多表现为:
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咽干喉痛、耳鸣耳聋、遗精盗汗、足跟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肾阴虚的临床表现:1.腰酸腿软。2.口干、烦躁。3.手心发热。4.爱出汗。
肾阴虚是肾脏阴液不足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伤肾,或禀赋不足,房事过度或过服燥湿劫阴之品所臻。
肾阴不足,髓减骨弱,骨骼失养,故腰膝酸痛;
脑海失充则头晕、耳鸣。心肾为水火相济之脏;
肾水亏虚,水火失济则心火偏亢,致心神不宁,而见失眠多梦;
相火妄动,则阳强易举,心火不宁,扰动精室,而致遗精;
妇女以血为用,阴亏则经血来源不足,所以经量减少,甚至闭经;
阴虚则阳亢,虚热迫血可致崩漏。
肾阴亏虚,虚热内生,故见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
主证: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阳强易举,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味
另外食补也是很好的办法,例如,用桑葚子、枸杞煮粥,也有不错的效果。
肾阴虚的情况下火就容易旺,阴虚火旺,如果这时再使用那些温热的壮阳药物,等于是火上浇油,病人热性就更大了。
肾阳虚
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肾阳虚时,肾水无以为治,也就是肾阳虚水泛证。
肾阳虚类症状表现为:
腰膝酸冷、肢凉怕冷、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尿频水肿、便稀、小腹拘急;舌质淡胖、苔白、脉沉迟。
提示:肾阳虚的临床表现:1.腰痛而且发凉。2.手脚冰凉、尿频。
肾阳虚首先会出现腰痛,因为腰为肾之府,这种痛一般会有冷的感觉。病人痛的同时,觉得腰里面发凉,这是肾阳虚的一个典型表现。另外,它扩展到全身,会出现全身也怕冷。因为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如果根虚弱了,整个身体的阳气的温煦作用就会下降。
肾阳虚此证多由素体虚弱,或年老久病或房劳过度损伤肾阳所致。
肾阳虚衰,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晄白,
阳气不足,心神无力振奋,故神疲乏力。
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府及骨骼,则腰膝酸软疼痛;
不能温煦肌肤则畏寒肢冷,自汗;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故阳萎,不孕。
舌质淡,苔白,脉沉迟而尺弱均属肾阳虚之象。
临床表现主证: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自汗,阳萎,不孕,舌质淡,苔白,脉沉迟而尺弱。
治法:温补肾阳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味
肾阳虚的人适合吃的食物有海产品、韭菜籽。补肾可以选用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等。
假如病人肾阳虚、怕冷,你再用一些滋阴药,等于是雪上加霜,病人同样也受不了。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4190 )<<人体使用手册>>
你只需花点时间读一下就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个心得了解,从而知道怎样爱护你的身体好为革命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读书很慢花了三个小时读了1-6章.如果你不想花那么多时间建议读3-6章.
值得一读.
此书下载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8293 )
Back 
Avat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