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283 )外汇储备剧增 是福是祸? 胡晓炼出任中国外汇管理局长及其面临的危机 外汇储备有可能一夜间缩水 外汇储备剧增 是福是祸? 2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法国巴黎百富勤董事副总经理及总经济师陈兴动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太多了,不是好事。
长 期有研究中国经济的陈兴动表示,目前内地外汇储备处於高水平,令内地有需要「泄洪」,将资金投放海外,这将不利於促进本土消费增长,同时海外资金一旦管理 不善,更会造成国民财产流失。他又指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其实是不确实的,因为内地是一封闭式经济体系,资本帐未全面开放,代表大部分外汇储备由中央持 有,相对日本是一个开放型经济,民间拥有大量外汇资产均未有反映於政府的外汇储备中。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亦指,外汇储备高对内地经济实有利有弊,好处是可支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增加其信用,但外汇储备愈多,亦增加管理的风险及难度。
而在外汇储备大增的同时,外商直接投资(FDI)比重却大幅下降,一些专家对此的解读是:“外资投资中国正变为投机中国”。他们还认为,中国的贸易顺差和高额的外汇储备是拼资源丶拼能源丶拼劳力(低工资)丶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获得的,就是负价值大大高于正价值。
这负价值造成的对国民身体和收入的危害,对我国持续发展的危害,对国企进一步改革的危害(把一部分外汇储备用于弥补国有企业的亏损,以阻止国企不利于权贵既得利益的改革)是巨大的和深远的。还有,因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一旦美元等贬值,损失也将是很大的。
胡晓炼出任中国外汇管理局长及其面临的危机 中国当局任命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胡晓炼出任中国外汇管理局长,正式接替取代张恩照担任建行董事长的郭树清的职务。由于人民币汇率改革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此次外管局的人事变动也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郭树清临危受命担任建行董事长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胡晓炼出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的消息星期二也得到海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原建行行长张恩照突然辞职后中国金融银行高层的人事调整至此告一段落。
胡 晓炼金融科班出身,具有外汇管理部门比较完整的基层和高级管理经验。她长期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在担任7个月中央银行行长助理之后,重返国家外汇管 理局,掌管中国人民币和外汇管理的政策。海外媒体指出,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人民币汇率改革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胡晓炼此时出任这一敏感职务格外引 入注目。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教授徐滇庆告诉记者,胡晓炼和他的几个前任都是金融管理方面的行家:“前后几任外汇管理局局长,最早是周小川,然后是郭树清,现在是胡晓炼,都是很不错的。他们对于国际市场和国际金融都是很熟悉的。”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胡晓炼过去在公众场合一贯强调中国需要调整长期实行的货币控制政策,以便更好地反映货币供求关系。她表示,中国自1994年实行的固定汇率导致了经济扭曲现象。
虽然她没有直接表示要调整人民币汇率,但是她2002年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出访美国时,曾表示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实行固定汇率,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波动幅度缩小,银行和客户不能完全按照自身意愿自由买卖外汇,这些都造成了外汇供求关系的扭曲。
她一再呼吁中国要与逐步建立人民币可兑换进程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相配合,进一步发展完善外汇市场。华尔街日报强调胡晓炼的开明思想,意在提醒人们,这次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人事变动也许会影响中国未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
但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教授徐滇庆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中国金融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不会受到个别人的影响。
徐滇庆指出,在观察中国经济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它和西方市场经济的决策有些机制上的不同。最重要的一个不同点是,如果没有大的负面影响,没有较大的冲击,中国在金融政策方面宁肯稳重,而不愿意经常变动。
中国人民币汇率和庞大的外汇储备目前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业内人士担心,胡晓炼新官上任,将面临外汇管理方面的三大挑战:
第一,过去两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了3千多亿美元,央行必须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用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来购买这些新增外汇储备。两年来,央行共投放基础货币1万8千1百多亿元。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第二,过去三年来,美元持续走贬,相对其他主要货币已经贬值了38%。中国6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部份以美元资产为主。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师斯蒂芬·罗奇预计,如果美元进一步贬值,中国当前总体外汇储备组合会造成相对于中国GDP3%的损失。
第 三,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外国资本进行投机,大批“热钱”流入中国境内。根据经济学家计算,去年2千零67亿美元的新增外汇储备中,约 600亿美元是境外投机人民币生值的“热钱”。美国托雷多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张欣教授估计,过去两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热钱至少超过1300亿美元。这 笔巨额游资是治理中国经济过热的一大障碍。
不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教授徐滇庆认为,中国的外汇管理局面没有如此严重,所谓“热钱泛 滥”不过是以讹传讹。他说:“所谓热钱在国际经济学里是有严格定义的,它是短期的、投资性的资本。中国外汇市场还没有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资本项目还没有 开放,所以短期这一条就是不存在的。境外投资资金进入中国后就出不来了。”
徐滇庆认为,大部份所谓“热钱”其实就是中国企业和个人在人民币 升值传闻的压力下把以前的美元存款转换为人民币而已。另外,在中国实行人民币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的情况下,美元贬值对中国外汇储备造成的损失并不大。徐滇 庆教授表示,萧规曹随,预计在胡晓炼的主导下,中国外汇金融政策不会有重大改变。
外汇储备有可能一夜间缩水 大量投资美国国债的外汇储备,在美国巨额的赤字背景下,有可能一夜间缩水。除了保留应付危机的必备储备外,外汇储备应该投入更有回报潜力的领域,产生更多的盈利。组建政府投资公司、成立国家战略基金、推动“亚元”债券市场是短期可为之事
请 想象,有人向你借钱,他又有很大可能不还钱,你会慷慨解囊吗?相信多数人不会,除非借钱者是你的救命恩人或小舅子。然而现实生活中充满着黑色幽默。国家外 汇管理局管理着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最大的单一资产群),奉行着保值、高流动性、分散风险等最审慎的投资理念,却将大量资金投向美国国债。
可能一夜之间缩水
2004/05年美国财政赤字预计达到3183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6%,略少过创财赤历史新高的2003/04年,但总体赤字仍大得惊人,无论市场还是有识之士都对此忧虑不已。
布 什誓言在其第二任内将财政赤字减半,然而任期1/3过去了,赤字并未出现结构性下降,美国财政部连像样的方案也没有。除了战争、反恐开支外,造成赤字的最 大因素是福利(entitlement),是医疗补贴、社会保障。在这些领域的任何改革,必然触及既得利益,影响选票。明眼人都知道,今天的美国财政是不 可持续的,早晚会出事。布什的削减财赤是虚晃一枪,雷声大雨点小,得过且过。
活该布什命好,正遇上中国外管局以及亚洲央行的一班朋友,抡起 仍然暴涨中的巨额外汇储备,不问价格地买入美国国债,成为美国财政困境的赞助人。美国联储十四次加息,财政赤字、贸易赤字双创新高,但是美国长期债券利率 却仅小升。中国外汇储备对美国债市的支持,成就了美国超低的利率、繁荣的房地产、战后最长的经济景气。
投资美国国债近年的平均收益为百分之四多一点(不计因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账面损益),减去通货膨胀和交易成本,回报不比在国内做定期高许多,与许多海外基金购买国内资产所要求的回报率形成鲜明对照。
更奇怪的是,所有借给美国的钱全部以美元计价、结算。换言之,当美国的财政赤字大到难以为继、无法支付的时候,山姆大叔可以印钞票,一夜间通过通胀将债务缩水,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债券随之贬值。
笔者认为,接受一个没有财政纪律的政府,以该国货币开出的债券,与农民卖粮时接受白条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当然,美国财政部需要维持信誉,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赖账。
应有更多投向
关 于山姆大叔可能印钞票导致储备资产缩水的风险,中国官员当然清楚。不过碍于保值、流动性要求,大部分外汇储备需要留在海外,留在大国的债券中,以备万一之 需。不投美债又投什么?日本、欧洲的财政状况比美国更坏,破产的可能性更大。外汇储备的特性,限制了它的运作空间,投资便逃不出美债这个五指山,也逃不出 提供廉价资金为他国作嫁衣的宿命。
在这里不妨反向思考一下。中国真的需要8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吗?这些储备是否全部需要遵守同样的保 值、流动准则?外汇储备本来是为本国可能出现的国际支付危机而设立的。正常情况下,储备应该能提供满足三个月进口(货物及服务)、40%的短期外债所需的 海外硬通货币。这是世界银行的标准,当然还须考虑国情和外部环境。
以此标准,中国的必备外汇储备应在 1800亿美元(货物及服务进口 2004年为6065亿美元,2005年预期7210亿美元,短期外债2004年为1043亿美元,2005年预期为1520亿美元)。为求审慎,将正常 外汇储备量订在必备储备的两倍,3600亿美元也足矣。
剩下的钱是多余外汇储备,并不适用同样的保值、流动性准则,应该投入更有回报潜力的 领域,成为能产生更多盈利的投资,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为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效力,为不久便会到来的老龄社会未雨绸缪。不过这笔钱一时还不能转成人民币, 直接投入今天的国内总需求。大量外汇折成人民币,势必对人民币汇率以至国内货币政策造成重大冲击。
三项短期提议
对此,笔者有三项提议,均为短期可为之事:一、成立政府投资公司(类似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公司)。多余外汇储备中的一半应剥离出来,做全球投资。这部分资金不再是外汇储备,因此可以采取较为进取的投资策略,争取更高的回报。
在过去十年,债券年均回报为7%,股票为11%,商品为10%(石油则更高),房地产为15%。投资所得全部用于教育、研发。
十几年后,当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因计划生育政策而开始衰竭时,支撑中国经济的是生产力的提高,是教育和技术,不是无所事事的外汇储备。
二、 成立国家战略基金。多余储备的另一半应拿出来,以30-50年为投资周期,为民族的长远发展做一些有远见的大手笔投资。这些资金投向石油还是再生能源,投 向房地产还是生物科技,且留待智者思考。但是对于一个今天为资源疲于奔命,明天既无适当社会保障、人口又急剧老化的民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看远一点, 走早一点是应该的。
三、全力推动“亚元”债券市场。对于所有大量买入美国债券的亚洲央行,资产一夜间缩水相信是他们的噩梦。债权人听由债务人话事,颇为荒谬。但是亚洲缺少一个可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共同货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本土债市,却也是一个尴尬的事实。
亚洲开发银行在积极推动“亚元”,来自美国的阻力可想而知,亚洲各国间还为本国的主导权争得不可开交。难道亚洲近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一夜间缩水还不够重要吗?将债券的货币结算由美元转为亚元,封住美国印钞之门,符合亚洲的共同利益。
转眼间,中国的外汇储备膨胀了很多,也许已经太大了。应该为投资结构、长期目标做一个结构性调整。闺女长大了,该找个人家啦。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8478 )我要从徐家汇赶去机场,于是匆匆结束了一个会议,在美罗大厦前搜索出租车。一辆大众发现了我,非常专业的、径直的停在我的面前。这一停,于是有了后面的这个让我深感震撼的故事,象上了一堂生动的MBA案例课。为了忠实于这名出租车司机的原意,我凭记忆尽量重复他原来的话。 “去哪里……好的,机场。我在徐家汇就喜欢做美罗大厦的生意。这里我只做两个地方。美罗大厦,均瑶大厦。你知道吗?接到你之前,我在美罗大厦门口兜了两圈,终于被我看到你了!从写字楼里出来的,肯定去的不近~~~” “哦?你很有方法嘛!”我附和了一下。 “做出租车司机,也要用科学的方法。”他说。我一愣,顿时很有些兴趣“什么科学的方法?” “要懂得统计。我做过精确的计算。我说给你听啊。我每天开17个小时的车,每小时成本34.5元……” “怎么算出来的?”我追问。 “你算啊,我每天要交380元,油费大概210元左右。一天17小时,平均每小时固定成本22元,交给公司,平均每小时12.5元油费。这是不是就是34.5 元?”,我有些惊讶。我打了10年的车,第一次听到有出租车司机这么计算成本。以前的司机都和我说,每公里成本0.3元,另外每天交多少钱之类的。 “成本是不能按公里算的,只能按时间算。你看,计价器有一个“检查”功能。你可以看到一天的详细记录。我做过数据分析,每次载客之间的空驶时间平均为7分钟。如果上来一个起步价,10元,大概要开10分钟。也就是每一个10元的客人要花17分钟的成本,就是9.8元。不赚钱啊!如果说做浦东、杭州、青浦的客人是吃饭,做10元的客人连吃菜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撒了些味精。” 强!这位师傅听上去真不象出租车司机,到象是一位成本核算师。“那你怎么办呢?”我更感兴趣了,继续问。看来去机场的路上还能学到新东西。 “千万不能被客户拉了满街跑。而是通过选择停车的地点,时间,和客户,主动地决定你要去的地方。”我非常惊讶,这听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说做出租车司机是靠运气吃饭的职业。我以为不是。你要站在客户的位置上,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这句话听上去很专业,有点象很多商业管理培训老师说的“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 “给你举个例子,医院门口,一个拿着药的,一个拿着脸盆的,你带哪一个。”我想了想,说不知道。 “你要带那个拿脸盆的。一般人病小痛的到医院看一看,拿点药,不一定会去很远的医院。拿着脸盆打车的,那是出院的。住院哪有不死人的?今天二楼的谁死了,明天三楼又死了一个。从医院出来的人通常会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健康才最重要。那天这个说:走,去青浦。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说他会打车到人民广场,再去做青浦线吗?绝对不会!” 我不由得开始佩服。 “再给你举个例子。那天人民广场,三个人在前面招手。一个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个是个里面穿绒衬衫的,外面羽绒服的男子,拿着笔记本包。我看一个人只要3秒钟。我毫不犹豫地停在这个男子面前。这个男的上车后说:延安高架、南北高架~~~还没说后面就忍不住问,为什么你毫不犹豫地开到我面前?前面还有两个人,他们要是想上车,我也不好意思和他们抢。我回答说,中午的时候,还有十几分钟就1点了。那个女孩子是中午溜出来买东西的,估计公司很近;那对男女是游客,没拿什么东西,不会去很远;你是出去办事的,拿着笔记本包,一看就是公务。而且这个时候出去,估计应该不会近。那个男的就说,你说对了,去宝山。” “那些在超市门口,地铁口打车,穿着睡衣的人可能去很远吗?可能去机场吗?机场也不会让她进啊。” 有道理!我越听越有意思。 “很多司机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价又涨了啊,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我说,你永远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你永远不能提高。从自己身上找找看,问题出在哪里。”这话听起来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或者Steven Corvey的“影响圈和关注圈”的翻版。“有一次,在南丹路一个人拦车,去田林。后来又有一次,一个人在南丹路拦车,还是去田林。我就问了,怎么你们从南丹路出来的人,很多都是去田林呢?人家说,在南丹路有一个公共汽车总站,我们都是坐公共汽车从浦东到这里,然后搭车去田林的。我恍然大悟。比如你看我们开过的这条路,没有写字楼,没有酒店,什么都没有,只有公共汽车站,站在这里拦车的多半都是刚下公共汽车的,再选择一条最短路经打车。在这里拦车的客户通常不会高于15元。” “所以我说,态度决定一切!”我听十几个总裁讲过这句话,第一次听出租车司机这么说。 “要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来做生意。天天等在地铁站口排队,怎么能赚到钱?每个月就赚500块钱怎么养活老婆孩子?这就是在谋杀啊!慢性谋杀你的全家。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知识可以把一个人变成聪明的人,一个聪明的人学习知识可以变成很聪明的人。一个很聪明的人学习知识,可以变成天才。” “有一次一个人打车去火车站,问怎么走。他说这么这么走。我说慢,上高架,再这么这么走。他说,这就绕远了。我说,没关系,你经常走你有经验,你那么走50 块,你按我的走法,等里程表50块了,我就翻表。你只给50快就好了,多的算我的。按你说的那么走要50分钟,我带你这么走只要25分钟。最后,按我的路走,多走了4公里,快了25分钟,我只收了50块。乘客很高兴,省了10元钱左右。这4公里对我来说就是1块多钱的油钱。我相当于用1元多钱买了 25分钟。我刚才说了,我一小时的成本34.5块,我多合算啊!” “在大众公司,一般一个司机3、4千,拿回家。做的好的大概5千左右。顶级的司机大概每月能有7000。全大众2万个司机,大概只有2-3个司机,万里挑一,每月能拿到8000以上。我就是这2-3个人中间的一个。而且很稳定,基本不会大的波动。” 太强了!到此为止,我越来越佩服这个出租车司机。 “我常常说我是一个快乐的车夫。有人说,你是因为赚的钱多,所以当然快乐。我对他们说,你们正好错了。是因为我有快乐、积极的心态,所以赚的钱多。” 说的多好啊! “要懂得体味工作带给你的美。堵在人民广场的时候,很多司机抱怨,又堵车了!真是倒霉。千万不要这样,用心体会一下这个城市的美,外面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经过,非常现代的高楼大厦,虽然买不起,但是却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去享受。开车去机场,看着两边的绿色,冬天是白色的,多美啊。再看看里程表,100 多了,就更美了!每一样工作都有她美丽的地方,我们要懂得从工作中体会这种美丽。” “我10年前是强生公司的总教练。8年前在公司作过三个不同部门的部门经理。后来我不干了,一个月就3、5千块,没意思。就主动来做司机。我愿意做一个快乐的车夫。哈哈哈哈。” 到了机场,我给他留了一张名片,说:“你有没有兴趣这个星期五,到我办公室,给微软的员工讲一讲你怎么开出租车的?你就当打着表,60公里一小时,你讲多久,我就付你多少钱。给我电话。” 我迫不及待的在飞机上记录下他这堂生动的MBA课。
Follow Up 微软公司某部门经理刘润近日在博客上贴出的《出租司机给我上的MBA课》一文,迅速被众多大大小小的网站转载,文中所讲述的那个精明健谈、自称月收入可达8000元的“的哥”的故事,近来广为流传。截止记者昨天发稿时,刘润的博客上《出租司机给我上的MBA课》一文被阅读次数已经蹿升到25670 次。“如果不是刘润挡不住外界压力打电话来希望我能现身,如果不是单位领导查业绩表硬是把我挖出来,我今天绝对不会出来面对公众的。”前天下午,这位今年 42岁、已开了17年出租车的“的哥”臧勤终于自揭面纱,并用独到的经营理念和不争的营业数据,证明了月收入8000元并非“天方夜谭”。 从本报3月20日率先报道了大众出租车司机给微软高管上了堂“MBA”课,到如今当事人终于现身,这期间臧勤的真实身份成了讨论的一个焦点,除了对出租车司机月收入达八千元的讲法有所怀疑外,很多人更是将矛头指向了微软的刘润,认为他的胡编乱造占了很大一部分,两位当事人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前天下午两点,当身着制服的臧师傅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当大众公司拿出其营收列表时,一切的谜底都揭晓。据了解,自从这一新闻被披露后,臧勤所在的大众出租车公司非常重视,寻找他的过程也颇费了一番周折。最后还是通过查营业额才把臧勤找到,他的营业额平均每月1.6万左右,扣除各项支出,月收入8000元差不多。 微软演讲8次被掌声打断 据了解,早在17日下午,臧勤就已接受刘润以个人名义发出的邀请,前往微软公司为刘润所在部门的微软员工们上了一堂生动的“MBA”课。“这是我惟一接受的一次上课邀请,主要因为和刘润谈得很投机,并被他的诚意所感动。” 17日下午3时,上海美罗城23楼微软公司的一间圆桌会议室,原定20个人的小型“经验交流会”居然来了50多名微软员工,连楼层的保安也站在门边认真的听。如何在工作中保持快乐的心态、如何尽快恢复好心情、如何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如何挖掘美好的事物、如何使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去工作……臧勤一口气讲了 45分钟,8次被微软员工的掌声打断。据臧勤回忆,在提问环节,有一位女员工问他,工作不顺利心情不好,如何才能让自己快乐起来?“我当时就告诉她,你可以倒一杯咖啡,站到你23楼办公室的窗口,然后俯瞰徐家汇,欣赏下面的美景。然后你要想,你之所以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是因为微软给了你这样的工作环境,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能欣赏到更美的景色。” “MBA课程有它自己完整的系统,而我所谓的讲课也就是说说自己用土办法总结出来的经验。”而互相交流的结果是,臧勤决定加入到刘润推行的每个月4小时义工的活动中去。 月入八千自有一本经营账 要不是身着大众制服,坐在沙发上侃侃而谈的臧师傅很难让人相信他只是个出租车驾驶员,自信和快乐始终贯穿于谈话中。 用科学的方法来做生意在臧师傅的口中常能听到,“盲目”干活只会导致收入成本增高,效益减低。臧勤用方向和位置控制自己的客源,每天开了多少里程、拉了多少客人、加了多少液化气,他一一记在本子上,“每到月底自己扎一扎账,做多少就清楚了,每个月基本都在16000元左右。”他不像是在开车,更像是在经营一项事业,主业是“快乐司机”,同时担任成本核算师、统计员、会计师、风险评估师,身兼数角但游刃有余 看来真是360行,行行出状元啊!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8416 )第一次,我下夜班回家,已经很晚了,我在卫生间洗嗽,忽然听到门口有动静。好象是有人在门口撬我的锁。于是我大喝一声:"谁,干什么?"谁知道那贼却在门口答道: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搞什么搞。说完就没有声音了。我一时不知所措......
第二次,我白天在家休息,正在上网的时候,忽然听到厨房有声音传过来,我轻轻的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个小偷撬我的防盗门窗。我抽出一把菜刀走过去对他 说:" 你要干什么,再不走我就报警。"那贼不慌不忙地收起工具,然后对我甩出一句话:"你有病呀,家里有人,做个声呀!害的老子白忙活了半天。"说罢转身走了。 我哭笑不得......
第三次,我一个人在街上散步,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掏我的衣服口袋,我转过脸对他说:小孩,掏什么。"废话,当然是钱了"小孩答道。我看他是小孩 子,就 吓唬他 说:"我没有钱,你不用再来掏,要不然送你去公安局。"小孩瞪了我一眼说:"你没有钱,还凶什么凶!"说完气呼呼地走了,我一时气的说不出话来!
第四次,公共汽车上觉得腰间痒痒,好像内衣带子断了似的,不过没在意,下车时听见车上有人说:"搞啥嘛!钞票缝得这样结实,还缀内衣里,到商场咋往出掏?"
第五次,某次出差回来,刚下火车,发现包的拉链被拉开了。打开一看,资料还在。不过资料的空白处多了几排小偷写的字:这么漂亮的包,里面不放钱,你没钱摆什么阔?浪费我的感情!
前不久,朋友送给我一只名叫乐乐的京巴小狗,这小狗通体纯白,还特讲卫生,从不在家里随地大小便,每次便急,它都会提前"汪汪"叫上两声,然后往我 给他准备好的托盘中大小便,这样一来省去了很多麻烦;星期天上午,我带着乐乐去了趟银行,在银行的营业大厅里刚取完款,"汪汪......"乐乐突然冲我 叫起来。我知道它又要出恭了。这虽然不是咱家,但也要遵守社会公德呀!急中生智,连忙拿出刚在报摊上买的报纸给乐乐方便。乐乐如愿以偿地拉了个痛快。事 毕,我小心地用报纸把这堆废物包成一个纸包,一手拿着,一手牵着乐乐向外走,准备扔到街边的垃圾筒中去。刚走到马路边,只听"嘎"的一声,一辆摩托车急刹 车停在我的身边。就在我发愣的一瞬间,坐在后座上那个戴墨镜的小伙子一把夺过我手中的纸包,伴随着强烈的马达轰鸣声,摩托车随即飞驰而去。我站在路边半天 没醒过神来。隐约听到几个刚刚目睹了这一幕的过路人小声谈论 着:"这哥们真够倒霉的,刚出银行门就让人给抢了......有几万吧?"[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3930 )《福布斯》评选出了苹果历史上最伟大的二十个瞬间。2006年4月1日,苹果电脑迎来了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日。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苹果由一家创建于车库的小公司发展成为计算机和数字娱乐巨头,同时也留下无数个值得回忆的精彩瞬间。
(1)苹果成立
图为苹果公司1976年4月1日推出的首台计算机
1976 年4月1日,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和罗纳德·维尼(Ronald Wayne)共同创建了苹果电脑公司,他们销售的第一台计算机在乔布斯父母家的车库中组装完成。苹果I计算机售价为666美元,它的主频只有1兆赫,内存 只有8KB。按照现有标准,它只相当于一个动力不足的便携计算器。
(2)Lisa计算机
1983年1月19日苹果推出了全球首台采用图形界面的计算机
1983 年1月19日,苹果推出了 Lisa计算机,它以乔布斯的女儿命名。Lisa 是全球第一台采用图形界面的计算机,它的售价为9995美元,主要面向企业市场。由于价格过于昂贵,很多用户转而购买IBM PC。业内人士一致认为,Lisa计算机是苹果最大的失误之一。
(3)商业广告
1984年1月22日苹果在美国超级杯橄榄球大赛的电视转播中播出了著名的苹果机广告
1984 年1月22日,苹果在美国超级杯橄榄球大赛的电视转播中播出 Macintosh广告。这则广告的名字为“1984”,以一部同名小说为背景。广告一经播出,立即造成了空前的轰动,赢得了评论家经久不息的掌声,多年 来被媒体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商业广告。与此同时,“1984”也为苹果今后20年的广告确定了基调。
(4)Macintosh计算机
1984年1月22日,苹果推出了Macintosh计算机,这是该公司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产品之一
1984 年1月22日,苹果还推出了 Macintosh计算机,这是该公司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产品之一。Macintosh的售价为2495美元,是全球第一款支持图形界面,同时价格相对较低 计算机。随着Macintosh的推出,图形界面逐步取代了基于文本的系统,最终成为计算机世界的主流。
(5)在商业市场遇阻
1985年5月27日,Lotus公司面向Macintosh用户推出了Jazz软件
1985 年5月27日,当时唯一比微软大的美国软件公司Lotus面向 Macintosh推出了Jazz软件。Jazz包含了文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等多种应用,Lotus希望它能成为投向企业市场的“重磅炸弹”。然而 事与愿违,Jazz最终成为了一款令人失望的产品。一位Lotus高管以开玩笑的方式表示:“第一个月我们售出了6.2万套Jazz,但第二个月返回了 6.4万套。Jazz是如此的失败,以至于用户把盗版也给我们送了回来。”在商业市场,Macintosh未能取得同教育和图形设计市场一样的成功。
(6)桌面出版
1985年5月27日,Aldus公司面向Macintosh推出了PageMaker 1.0
1985 年5月27日,Aldus公司面向Macintosh推出了 PageMaker 1.0(第一个面向Windows的PageMaker版本直到1987年1月才发布)。PageMaker同售价7000美元的苹果 LaserWriter相结合,Macintosh最终拥有了自己的“杀手锏”应用----桌面出版。
(7)乔布斯退出
1985年9月17日,当时担任苹果董事会主席的乔布斯因公司业绩不佳选择了退出
由 于在一个财季中亏损了1720万美元,苹果CEO约翰·斯库里(John Sculley)开始领导公司进行重组。1985年9月17日,当时担任苹果董事会主席的乔布斯选择了退出。离开苹果之后,乔布斯创建了NeXT计算机公 司,减持自己的苹果股份至1股,并以1000万美元收购了Pixar动画公司。
(8)Mac Plus计算机
1986年1月16日,苹果推出了Mac Plus计算机
1986 年1月16日,苹果推出了 Mac Plus计算机。Mac Plus打破了512KB内存限制,采用了1MB内存。除了可升级到4MB内存之外,它还具有速度更快的SCSI端口,可以外接硬盘或打印机。Mac Plus直到1990年才“退役”,销量达到100万台。
(9)PowerBook 100笔记本
1991年10月21日,苹果推出了PowerBook 100笔记本,它被看作很多现代笔记本的前身
1991年10月21日,苹果推出了PowerBook 100笔记本。事实上,苹果早在两年之前就推出了重15磅的便携Mac,但由于速度慢、价格昂贵,该产品未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PowerBook 100可以看作是很多现代笔记本的前身。
(10)成立苹果联盟
1991年10月2日,苹果、IBM和摩托罗拉等公司于成立了技术共享同盟,PowerPC芯片就是这一同盟的产物
为了在个人计算机市场回击英特尔和微软联盟(Wintel联盟),苹果、IBM和摩托罗拉等公司于1991年10月2日成立了技术共享同盟,PowerPC芯片就是这一同盟的产物。
(11)PowerPC芯片发布
1994年3月14日,在Mac计算机发布10周年纪念日上,苹果推出了最早采用Power PC芯片的三款Mac计算
1994 年3月14日,在Mac计算机发布10周年纪念日上,苹果推出了最早采用 Power PC芯片的三款Mac计算机:Power Mac 6100、7100和8100。这三款计算机的售价同当时Wintel联盟的产品相当,随后由于英特尔召回部分奔腾处理器,以及微软推迟发布 Windows 95操作系统,Power Mac成为了很多用户的首选。
(12)“克隆”Mac
1995年1月4日,苹果宣布向Power Computing和Radius等公司提供Macintosh操作系统授权,允许这两家公司生产“克隆”Mac
1995 年1月4日,苹果宣布向 Power Computing和Radius公司提供Macintosh操作系统授权,允许这两家公司生产“克隆”Mac。毫无疑问,苹果希望通过此举扩大自己的市 场份额。但不幸的是,“克隆”Mac的功能更加强大,而价格则低于Mac。受此影响,苹果的销售额持续下滑,即使获得一部分授权费用也无济于事。1998 年,苹果的年度营收为59亿美元,远远低于1996年的98亿美元,市场份额也降至4.1%。
(13)“炭火盆”PowerBook
1995年4月28日,苹果发布了存在重大缺陷的PowerBook 5300笔记本
1995 年4月28日,苹果发布了 PowerBook 5300,这一产品随即成为行业笑柄。PowerBook 5300存在一个重大缺陷,充电可导致电池起火燃烧。尽管苹果之后修复了缺陷,并降低了产品价格,但PowerBook 5300仍然成为一款失败的产品。与此同时,曾被苹果嘲笑为“拙劣仿制品”的Windows 95上市仅四天就卖出了100万套。
(14)乔布斯归来
1996年12月20日,乔布斯在离开11年后重返苹果
1996 年12月20日,苹果以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NeXT公司的产品和技术,但获得的最有价值资产是乔布斯。表面上看来,乔布斯当时只是Mac OS的顾问,但实际上并非这么简单。随后不久,苹果当时的CEO吉尔·阿梅里奥(Gil Amelio)出局,乔布斯就任临时CEO。乔布斯就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结束了“克隆”Mac协议。
(15)微软入股苹果
1997年8月6日,乔布斯宣布微软将买入价值1.5亿美元的苹果无表决权股票
1997年8月6日,乔布斯宣布微软将买入价值1.5亿美元的无表决权股票。从此以后,微软和苹果长期敌对的关系略有缓和。
(16)iMac发布
1998年8月15日,苹果发布了后来取得了巨大成功的iMac计算机
1998 年8月15日,苹果发布了首款 iMac。Macintosh重新回到全集成设计,并开始采用不同颜色的机箱外观。iMac在消费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发布到2003年初退出市场, 原始版本的iMac共售出了600多万台。乔布斯刚刚回归时,苹果的市值不足20亿美元,目前已经增至520亿美元。
(17)iPod发布
2001年11月10日,苹果发布了首款数字音乐播放器iPod
2001年11月10日,苹果发布了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过去几年里,苹果的PDA(Newton和eMate)及游戏系统也采用了各种创新,但并未获得成功。iPod则完全不同,它是Mac精神的延伸,其设计和发布时机堪称完美。
(18)Mac OS X发布
2001年3月24日,苹果发布了Mac OS X操作系统
2001年3月24日,苹果发布了Mac OS X操作系统。对于苹果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措,因为这意味着该公司将“抛弃”老版本的操作系统。Mac OS X主要基于乔布斯在NeXT公司期间从事的工作,扎根于Unix使它具备了强大的功能和高超的稳定性。
(19)iTunes发布
利用iPod在市场上的成功,苹果于2003年4月28日发布了iTunes音乐商店,开始销售网络音乐
利 用iPod在市场上的成功,苹果于 2003年4月28日发布了iTunes音乐商店,开始销售网络音乐。通过iTunes,用户只需支付99美分,就可以将音乐直接下载到自己的iPod。 这是业界第一个合法的音乐下载服务,截至 2006年2月,iTunes已经售出10亿首歌曲。
(20)同英特尔合作
2006年1月10日,乔布斯同英特尔CEO欧德尼一起展示了第一款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Mac计算机
2006年1月10日,乔布斯同英特尔CEO欧德尼一起展示了第一款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Mac计算机,这令很多Mac迷难以想象。乔布斯表示,苹果放弃PowerPC芯片主要由于该产品开发过于缓慢。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3723 )
Back Next

Avat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