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胡埃斯吉它协奏曲 


音樂曲目:「阿兰胡埃斯吉它协奏曲」Rodrigo:Concierto de Aranjuez
阿蘭費斯吉他協奏曲可以說是吉他在二十世紀的代表作

作曲家:西班牙 羅德利哥(Joaquin Rodrigo)1902~1999
演奏者:纳西索·耶佩斯(Narciso Yepes) 1927~1997

此曲寫於1939年的巴黎,1940年首演於馬德里。改編自17世紀作曲家加斯帕·桑斯(Gaspar Sanz)的舞曲。
最著名的段落為第二樂章,它是羅德里戈對他和妻子攜手漫步於阿蘭惠斯公園的甜蜜回憶。在這個慢板樂章,吉他以顫音和撥弦等裝飾奏變換於各音域之間,展現出時而明亮時而低沉的音色。
《阿蘭惠斯協奏曲》兼具繁複的演奏技巧與高度的音樂性,始終是吉他協奏曲中演出頻率最高的樂曲,也為吉他音樂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关于作者
西班牙 羅德利哥(Joaquin Rodrigo)1902~1999

二十世纪的西班牙作曲家中,罗德利哥前承法雅,成为西班牙优秀音乐家的代表人物,生於一九零一年,儿时一场大病夺走他的视力,不过乐观的他利用剩下的耳朵用心学习音乐,二十六岁留学法国巴黎音乐师范学院,并追随音乐家杜卡学习他那抒情细腻丶音色大胆创新丶和声富有变化的作曲技法,除在法国深造音乐外,并认识了女钢琴家维多莉亚,双方坠入爱河,并论及婚嫁,不过女方家长非常反对掌上明珠嫁给一位盲人,不过最後两人排除万难结婚,罗氏偕妻子留学回国後专心作曲,直到一九三八年大作《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引爆乐坛,使他享有无比的声誉。罗氏一生创作计有一百七十首作品,於一九九九年逝世,九十八年的岁月里,见证了整个二十世纪的发展,为盲人同胞们树立了非常好的典范,更留给世人许多经典创作。

关于演奏者
纳西索·耶佩斯(Narciso Yepes) 1927~1997

Narciso Yepes是西班牙著名吉它音乐家,有"吉它旗手"的美称。4岁开始学习吉它,1939年至1946年在“瓦伦西亚音乐学院”师从阿森西奥,1947年在马德里首演《阿兰胡埃斯吉它协奏曲》获得成功,1950年入巴黎大学学习东方艺术,1952年为法国电影《被禁止的游戏》配乐并演奏吉它而一举成名,其中《爱的罗曼斯》更是风靡全球。1963年开始使用十弦吉它。1980年获西班牙国王授予的艺术金质奖。耶佩斯是当今最受欢迎的演奏家之一,也是优秀的教育家,许多青年的吉它演奏家得到过他的指导,另外,他还改编整理了许多古代乐谱,丰富了吉它演奏曲目。

【关于此曲】
「阿兰胡埃斯吉它协奏曲」Rodrigo:Concierto de Aranjuez 1947

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为罗氏的成名代表作,不过此曲创作却有个心酸的回忆。「阿兰胡埃斯」是个地名,位於马德里近郊约,以前是西班牙皇室的夏宫所在,有个美丽的花园在旁,罗氏曾在哪里与其妻维多莉亚携手散步。然而,当罗德利哥在创作此曲时,却遭遇人生很大的打击,原本夫妇俩很高兴的要迎接第一个孩子的诞生,却不幸难产,不但小孩没了,维多莉亚的情形也很危急,束手无策的罗德利哥焦急痛苦不已,所有的情绪当他坐在钢琴前时爆发,手指间弹出的哀伤旋律,就成了《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中非常感人的第二乐章主题。

阿兰胡埃斯的西班牙皇室的夏宫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6090 )
死亡教会人一切 
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答案--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以晚。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4675 )
冬病夏治 -三伏贴 


三伏贴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中药敷贴穴位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此属于“冬病夏治”。

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理论,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因此在三伏天里运用特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可将药物直达病所,达到治病的目的。另外,疗法在治病的同时可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从而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共奏治病强身的双重功效!

简单的三伏贴:
吴茱萸10g,把姜捣碎搅拌用麝香膏贴在足三里和涌泉穴上。

吴茱萸: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姜:
【性味归经】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腹痛腹泻、中鱼蟹毒等病症。

三伏贴功效:
1. 一般過敏性氣喘、老年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肺氣腫等,都可使用三伏貼的調養治療。
尤其在秋冬季節,病人因受寒冷的刺激容易誘發嚴重過敏,利用夏天冬病夏治三伏貼作積極的治療,到了冬天,病情發作次數與發作時症狀自然減輕,甚至痊癒。(背部的肺俞、心俞、膈俞)
2.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足三里,脾俞,肾俞,胃俞)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涌泉,足三里,肾俞)
4.其他:痹证、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

用法
所謂「三伏」是在24節氣的小暑到立秋之間,為一年中最炎熱、陽氣最旺盛時候,稱為「伏夏」,又名「三伏天」。今年「初伏」、「中伏」及「末伏」分別是國曆2009 7月14日、2009 7月24日及2009 8月13日。

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最佳。但是也不必拘泥,整个伏天都可收到满意疗效。

一般每次儿童2-4小时,成人2-8小时,根据个人体质或对经络和穴位的敏感度不同而时间各异

禁忌
禁忌人群:孕妇、1岁以下儿童、敷贴局部有破损者不宜敷贴;
疾病发作期: 如正在发烧,咳喘
貼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禁冷水洗浴。

夏季养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语:叫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劳)医生开药方。在夏天来讲,夏天我们阳气,用中医学来解释,就是阳气全部浮落于身体四肢。那么呢,实际上在我们的(体内)形成一个寒湿的格局,说句大白话就是说,在到了夏天的时候,我们的五脏六腑是最空虚的。所以夏天吃东西一定要非常地慎重,比如说喝冷饮就不是很适合的,恰其因为里边是寒湿的格局,所以夏天的时候我们要吃些什么呢?姜类的,一些很温性的东西。

《本草纲目》中说到:姜,性温,味辛。中医讲究均衡,体内寒湿就要用温性的食物去补。
螃蟹性寒,所以吃的时候要放姜末。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3882 )
原来是假的!! 
最近收到email, 关于法航失事飞机最后乘客的照片,现在发现是假的。





這兩張照片很嚇人,最近也開始快速流傳,不過它是偽造的
http://urbanlegends.about.com/library/b ... _crash.htm
2006年9月就有人流傳它是一架737的墜機照片
現在又有人開始宣稱同樣兩張照片是法航的照片
其實它是從ABC的影集Lost的video擷取出來的





[ 1 comment ] ( 78 views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4187 )
(ZT)关于“靠”的起源研究 


自从“操”演化为“靠”以后,这个曾经需要被X代替的粗口,如今连国内小女生都可以琅琅上口。 那么,这个“操”字究竟是怎样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的飞跃成为“靠”字的呢? 也许有人会说,“靠”字的流行是因为《大话西游》和周星驰无厘头式语言的走红,星爷还有“我靠你”的经典舞曲呢。 “靠”字的流行靠的是周星驰的大话可能不错,但是周星驰的“我靠”又来自哪里,凭什么“靠”就可以代替“操”呢?

我曾经一直以为“操”变为“靠”是因为中外文化互相渗透的结果。我在国外的中国朋友中有姓“曹”者,拼音写出来就是Cao。这个汉语拼音的辅音字母C可难为了老外,因为按照西方语言的发音规律,字母c后面如果接原因a的话,那么发k的声音,比如can。所以我的曹朋友在老外口中就成了“靠先生”。同理,中国人的粗口“操”如果用拼音写出来就是cao,再经老外念出来当然就是“靠”了。

但是,周星驰口中的“我靠”本身也可能根本就不是中文,而是英语词wacko的译音。仔细听听星爷的发音分明是“哇靠”,而不是“我靠”。查查字典,wacko也是一个骂人的俚语,意思是说某人行为怪诞不可预测,疯疯癫癫,与常人不同。简言之无厘头就是了。注意,wacko固然是骂人的话,却没有任何性骚扰的意味。如果是这样,那么“我操”与wacko的相通只是一个巧合而已,经过星爷无厘头演绎,本来就觉得“我操”太粗俗的中国人顺水推舟,干脆就用“我靠”代替了“我操”。

但是,台湾朋友却坚定的认为“我靠”是从闽南语演化而来。台湾人面对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往往用台语说“靠北”,即“哭爸”(如丧考妣),也可以用来骂人。不信可以去台湾人的论坛看看,如论是统派还是独派都张口闭口“哭爸”、“哭母”攻击对方。因此,台湾人认为“靠”字为“哭爸”删减版,乃是闽南语粗话短句,经常直接被插入国语中,属于语码转换。

最近我在石映照所著《中国城市的1000个细节》又看到了另一种说法。据书中转述,“靠”是河南人的原创,不是出口转内销或者进口洋货,也不是闽南语的专利。河南全省都以“靠”来表示性行为,尤以地道的郑州土话为最。按照书中的说法,一出郑州火车站,就进入了一个“靠”的语境,“我靠”之声不绝于耳。按作者的观点,毫无疑问“我靠”这个口头禅是由河南人带入香港,并被周星驰吸收进他的无厘头电影,从而在全中国泛滥开来的.

[ add comment ]   |  permalink  |  related link  |   ( 3 / 7856 )

BackBack NextNext